第44章(第4/4页)

谢见君没藏着掖着,只捡着些要紧事同谢礼简单地说了说。

不出半日,睡到日上三竿的汉子们陆陆续续醒来后,整个福水村便都知道了,谢见君在服役时立了功,得了好些个赏赐,还是捕快大人亲自送来的,就连知府大人都对他好生青睐呢。

这下子,村里乱了套,有替他感到高兴的,说谢家小子当真不赖,读那么多书,是个能奔出前路的,也有心里直泛酸水,说谢见君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自己若是去服徭役,这等好事,定然落不到他身上。

但不管怎么说,经此一事儿,村里人明面上都不敢再称呼谢见君叫谢傻子,连带着云胡卖豆腐时,也少了许多为难和苛责,谁都知道,那可是入了官老爷眼儿的人,哪里敢造次。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从里长家出来,谢见君揣着一布兜的银子,直直回了家。

云胡正提着扫帚打扫院子里的雪,谢见君一进门,二话不说拉着他就进了屋子,将赏赐下来的十两银子悉数都交给了他。

头次见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云胡接过银钱的手都止不住打哆嗦,他瞧着谢见君怎么都不像是去干坏事的模样,好半天,才磕磕巴巴地问,“这、这怎么怎么一下子得了这么多银钱?”

“不用怕,是方才县衙差人送过来的,我服役时,曾给官老爷们帮了个小忙,得了些赏赐 ,”,谢见君轻声安抚着脸色发白,被这十两银子吓坏的云胡。

一听是赏赐,云胡松了口气,登时从炕地下翻出个陶罐来,这里面填的都是这两年,他们俩攒下的银钱,零零碎碎也有个几两银子了,只是跟着十两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有了这些钱,待明年二月,谢见君去考试时,就不用害怕了,他听村里人说,考试苦的很,要花钱的地方也多,他将银钱都攒起来,等着让谢见君一并都带上,出门在外,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谢见君不晓得云胡心思,但云胡起早推石磨的情形压在他心头,挥之不去,想要买牛的念头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他同云胡商量了商量,转头又跑了趟福生家。

去年福生说买牛他有门路,谢见君便托他帮自己打听打听。

没几日,福生来信儿,说是隔壁村子的李叔家里下了两头牛犊刚断奶,给三两银子就卖,谢见君当即便跟云胡一起去瞧了瞧,立时就定下来,小牛犊长得壮实,养上个把月就能跟着下地干活了。

如此,眼见着县试的日子一步步逼近,谢见君一心都扑在了读书上,担心扰了满崽和云胡歇息,他夜里都躲在灶房里点着灯苦读,饿了就倒碗凉白开,啃上一口凉馍,凑活对付上一口。

还是云胡半夜起夜时,怕谢见君冻着,想给他送件外衫披着,才发现他在灶房里干啃凉馍,当下不顾劝阻,将灶火生起来,烧了热水。

自那以后,谢见君每次温书时饿了,掀开灶台上的锅盖,锅里总有吃的,有时是米汤和菜馍,有时是温开水和添了荤油的饼子,云胡晚上做饭时,总是多做上一点,就怕这人冷水干馍,吃得不熨帖,造弄坏了身子。

考试要紧,但身子骨更为要紧,读书上的事儿他帮不上什么忙,可能让谢见君吃上一口热乎饭,他还是能做到的。

有了云胡帮衬,谢见君愈发苦读,短短一年光景,整个人都瘦削了不少,连许褚见他眼底发青,都劝他要适可而止,顾忌好自己的身子。

谢见君嘴上应着,心里却是别着一股子倔劲儿,他以往对万事得失都看得极淡,还当自己凉薄淡漠,如今却对科举一事儿这般执着,其中缘由,除却想要改变既成命运,还有一个他现下开不了口的私念。

熹和二十五年,孝期已尽,谢见君等了三年的县试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