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更)(第2/5页)

“云胡,这些你拿着..”,谢见君将碎银子铜板点算清楚,今日除却买布匹和红豆包子还剩了五十多文,他分出两份,将其中一份推到云胡面前。

云胡不明所以地怔了怔,下意识就要把银钱推还回去,被谢见君伸手挡住,“我时常在外,家中补给的东西顾及不上,你手里得留点银钱傍身用。”

云胡看看桌上的银钱,又看看谢见君,一时喉间似是哽着什么东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些你先拿着,赶明儿卖了豆腐,赚来的银钱再分于你,若是不够,只管开口问我要便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须得精打细算。”谢见君说着,担心云胡脸皮薄儿,亦是个胆小的性子,有话不敢在他跟前提,就从面前那堆银钱里又分出一些,他成日里忙着读书,家里吃的用的都是云胡去置办的,是得多给他留些。

云胡轻咬了下唇,望着眼前被推过来的银钱,迟疑片刻,默默地收了起来,只微微扬起的眼角噙满了他怡然的心绪,如今他是能支配一些银钱了,即便买了糖米糕红豆包子,谢见君也不会骂他没出息。

晚些时候,

他紧赶慢赶地终是将满崽的布鞋给做了出来。

新做好的布鞋,鞋底子软乎乎的,鞋面上挂了一层薄绒布,上脚暖和得很,满崽喜欢得紧,穿着怎么也不肯脱,蹦蹦跶跶到谢见君面前,非闹着让他看看自个儿脚上的新鞋子,还说要一直穿着,索性谢见君便随他去了,毕竟自个儿幼时得了新衣新鞋,连睡觉都要穿着呢。

“云胡,你给我绣的大老虎傻憨憨的,同大虎脚上的不一样。”,满崽指着鞋面上新绣的大老虎,一脸天真的看向云胡。

云胡臊红了脸,这还是他在碎布头上练了几日,才敢缝在鞋面上的呢。

可谁知满崽话锋一转,一把环住云胡的腰,嫩生生的小脸笑成一朵初开的春花,“是云胡给我绣的大老虎,我喜欢。”

“是嘛,这大老虎我瞧着顶好看的,跟我们满崽一样招人稀罕。”谢见君正忙着抄书,闻声扫了一眼,笑着说道。

不难看出,云胡的绣功是显拙些,但这几日为了让满崽早些穿上新鞋,他挑灯熬夜,连手指都被锥子扎破了好几次,如今看满崽的反应,也不枉费他这些心血。

云胡晓得他二人是在安抚自己,遂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练练自己的这手艺,他悄没声地望了眼炕头上摆着的雪灰粗布,心想着若是得空,他就去找柳哥儿请教请教,今个儿柳哥儿说,他袖口的竹叶纹都是自己绣的,他瞧着生动得很呢。

夜深了,

谢见君抄完书,将烛灯吹灭,满崽和云胡早早歇下了,平稳的呼吸声在身侧此起彼伏,他收拾好笔墨,抻长懒腰打了个哈欠,精神头虽有些困顿,但想着白日里在集市上卖豆腐赚了银钱回来,难免有些兴奋,大抵是靠着自己双手努力的成果,相比较前世动动笔杆子做做研究,拿到手的铜板更觉得踏实厚重。

眼下有了磨豆腐这门活计,即便农闲时候,福生那儿没得什么盖房子的零活,他也能沉下心来。早起磨这一板豆腐约摸着能有一百斤,白日里他去许褚那儿上课,云胡在家支起摊子,搁村里吆喝吆喝,福水村好歹也是个一百多户的大村,一天不说赚个二百文,农闲时一家温饱是足足够的。

————

谢见君卖豆腐的事儿,福生娘帮着在村里传了传,她一向同人交好,与村里多数人都能处得上来,又因着承了谢见君的人情,吃了人家送来的豆腐,待这事儿更是上心。

村里村外买豆腐都是两文钱一斤,按理说没什么差别,可谢见君舍得下料,磨得豆腐扎实有韧劲,不似集市上那瘸腿的老汉卖的豆腐,回回称完,上手一捏都水津津的,赶不及人走到家,这一斤豆腐就漏了三两卤水。

从福生娘那儿听来谢家小子在家里边卖豆腐,村里人都大为震惊,记忆里,那谢家小子还是个不识人事的痴傻儿,谁能想到,转眼人家就像模像样地做起了买卖。

福生娘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他家卖得豆腐结实,好吃不亏,赵家婶子瘪瘪嘴,偏偏就不信邪地摸上门,正巧碰上谢见君背着书箱打许褚那儿回来,瞧着他如今面目清朗俊秀,一身青灰长衫,衬得性子温润儒雅,倒真有书生郎的板正模样了。

谢见君晓得她来意,乐呵呵将她迎进门,白玉般细腻的豆腐拿棉布盖着,一揭开,豆香味儿扑面而来。

“婶子,这豆腐您拿好,您若是吃得称嘴,就帮我们在村里也吆喝吆喝,赶明儿您过来时,我再给您添点,”,他说起话来轻声慢语,过称的豆腐都是用油纸里里外外包裹好,送赵家婶子走出门时,还多塞给她二两豆腐,这可把赵家婶子乐得合不拢嘴,动动嘴皮子罢了,白送的便宜,傻子才不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