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谢见君勾唇,拍开他“碍事”的爪子,把人赶到旁边去,给茶壶加满了水,又找了两只大白瓷碗,一并同红薯装进了竹篮里,忙活完这些,他转身见云胡还傻乎乎地站在灶房里,脑袋低低垂着,两只脚的脚尖并在一起,微微蜷起的脚趾几乎要把薄薄的黑布鞋顶破。

“走吧”,他出声道,对上云胡惶然的眼神。

仅一刻,云胡便迅速挪开了眼睛,缓缓地点点头,提起装满吃食的竹篮子,先一步跨出了门,这活儿都让谢见君做了,总不能搬东西这种小事儿,还得麻烦他,云胡如是想着,登时觉得自己没那么无用了。

谢见君倒没得跟他抢,他还得推板车,割下来的豆杆要码在板车上,拉回来在院子里脱粒。

一切就绪,他将拖车的麻绳搭在肩膀上,借力提起木板车,这木板车通体实木打造,实在算不上轻快,又因着是大姑娘上轿子头一回,他推得很是费劲,歪歪扭扭的,连路都走不直,中途云胡看他一身热汗浸透了衣衫,提出要同他换换,自己来推一会儿,谢见君见他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小身板,哪能有什么力气,便只叫他看着点脚下的路。

云胡只当他担心自己冒冒失失的,会把竹篮打翻,故此,一路上都将竹篮谨慎地捧在胸前。

满崽帮不上什么忙,背着云胡给他缝制的小布包,一会儿跑到左边帮着推推车,一会儿又转到右边扶一把车头,等三人到了田地,都出了满身的汗。

地垄间微凉的风徐徐吹过,谢见君卸下板车,稍稍喘了喘,这肩膀被麻绳磨得滋滋生疼,加之身上穿着的短打是粗布缝得,着实不怎么舒适,但眼下的情况又没得挑,他蹲坐在地头沉沉地吐了口气,自小没干过这种下莽力的体力活,新奇之下,疲惫更甚。

满崽有精神得很,颠颠儿地绕着田地转圈跑,也不嫌累,云胡担心他吹风着凉,用汗巾濡了濡他一后背的汗,才放他玩去。

短暂的歇息过后,来地里收豆子的农户越来越多,缘因昨日云胡寻仙婆那事儿,闹得福水村里沸沸扬扬的,大伙儿还未回过神来,今个儿都忍不住多看两眼谢见君,更有甚者,还上前同他搭两句话,确认他真的不傻了,方才不可置信地离去,回头又跟自家人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上半天。

谢见君晓得他们高低都要说道一段时间,任凭他们斜眼偷瞄他,也不过一笑了之,缓过了先前的那股子乏累劲儿,身子都跟着轻松了不少。

他头戴草帽,学着云胡的样子,手持镰刀,躬身从茎秆处一挥,裹挟着饱满豆荚的豆秆被拦腰截断,他将搳下来的豆秆往身后一垛,手中镰刀一勾一搳,没多时,身后便垛了半人高。

云胡折了两根茎秆,撸去碎枝叶子,把豆秆分成一捆捆地扎起来,用扦担挑到停在田边大路上,再一捆捆地费劲巴拉地码到车上去。

俩人配合起来还算是顺利,一上午过去,码了大半车,萎黄的豆叶丛丛簇簇的,微风一吹,沉甸甸地随风摆动。

谢见君直起身子,拿围在脖颈间的汗巾擦了擦汗,前世在乡下奶奶家,秋收时节,他跟弟弟只顾着疯玩,哪里知道去地里干活的人这般辛苦,如今自己从头到尾体会一遭,才真真切切地明白《悯农》里的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会儿若是让他碰着有浪费粮食的人,怎么着也得给他上一课。

自个儿正下神呢,冷不丁面前递过来一碗水,他扭身望去,是刚把豆秆挑去板车上垛好,又忙不迭跑回来的云胡。

莹白的汗珠浸湿了他额前的碎发,一绺一绺地贴在脸颊上,连鼻尖都冒起细密的汗滴,身上单薄的衣衫湿津津的,隐约能看着他凸出的纤细骨节,谢见君一阵口干舌燥,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将碗推回,“这天儿热,你多喝些水,我等会儿喝的时候,去茶壶里倒就好。”

谁知云胡摇摇头,坚持又推还回来,圆碌碌的眼眸明亮如皓月当空,他倔强地看着谢见君,“你、给你喝。”

谢见君拗不过他,接过他手中的瓷碗,仰头一饮而尽,乍凉的白开水顺着干涸许久的喉咙悉数涌进丹田里,驱散了身体的热气。他抹了把嘴,只觉浑身舒坦了几分。

云胡见状,连忙又倒了一碗水过来,见谢见君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要了,他才凑上去,沿着碗边儿,小口小口地浅啄了几口,润了润嗓子,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嚣起来,他捂住肚子,窘迫地咬了下唇。

“饿了?”谢见君挑挑眉,轻笑道。

“不、不饿。”云胡慌忙回绝,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小心地咽了下口水,捂在小腹上的掌心微微用力,试图将这股子饿意压制下去。到这会儿,活没干多少呢,哪能先惦记着吃东西,若是让人知道了,定会骂他没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