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柯学:“他们两个是校友,不过不是同一届的。”

[……我真傻,真的。]

[对啊,女生只说他们在大学时在一起了,没说是哪个人大学时,是我们下意识以为两个人是同一届了。]

第三人称男朋友李志家里是农村山区的,当地包办婚姻盛行,很多男的到了年纪就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女方则带着孩子在家照公婆。

李志作为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他父母还是很有面子的。

随着时间流逝,和李志年纪同岁的人他在外面打工赚钱,回家娶妻生子了,李志还在上学,平时不往家里寄钱还需要问他们要生活费,李志父母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还可以安慰自己,他们儿子以后是要赚大钱的,现在学习都是为了以后做铺垫。

但是在看到自己身边的同龄人都抱了孙子,还有儿媳妇伺候时,李志父母心中不平衡了,明明他们儿子才是村里最有出息的人,为什么他们的生活还不如其他人?

于是李志父母便要求李志在村里结婚,孙子不孙子的他们不在乎,但是必须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儿媳妇。

至于万一李志在城里的对象?先不说他们还只是男女朋友关系,以后不一定结婚,就算是结婚了也可以离婚啊,他们儿子以后是注定要娶大老板女儿的。

屏幕前众人大为震撼。

[6啊,我以为我男朋友三天不联系在外面谈了个新女朋友就够速度了,没想到还有过年不见面就抽空结了婚的。]

[谁说村里人保守的,他们玩起来简直是万花筒啊!]

[前妻实惨。]

***

次日,第三人称准备和渣男李志分手前,犹豫了下,决定先和李志前妻沟通一下。

毕竟要找李志对质,手里的信息越多越好,她也想知道,李志能过分到哪种地步。

至于第三人称为什么会有李志前妻的联系方式,第三人称也觉得很意外,当初她和李志父母见面,得知两位老人还住在村子里后,便劝李志把父母接来城里住,只不过被三个人拒绝了。

李志的理由是自己的工资还不足以支撑一家在城里生活,两位老人也解释自己一辈子生活在村里,暂时不想离开,当然等李志和第三人称结婚后,会过来帮忙照顾孩子。

第三人称听罢便决定平时多给两位老人买些东西,而李志父母网购地址信息上的联系方式便是李志前妻的。

之前不知道前妻身份时,第三人称觉得经常拜托对方拿快递很不好意思,因此给对方寄了不少礼物。现在想想,人家就是一家人,麻烦什么麻烦?

女人看到来自陌生又熟悉城市的手机号时,就知道对方是谁。

接通电话后,不等第三人称开口,女人便将自己和李志之间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李志父母催婚,李志也被催的不耐烦了,就和女人见了一面。见面后双方都对彼此很满意,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女人觉得李志是村子里唯一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未来不说前途无限,肯定比在村子里好,所以连彩礼都没要。婚后,女人也像村子里其他女人一样,生孩子、带孩子,在村子里照顾公公婆婆。

至于离婚,是女人提的,因为她在一次机会下偶然得知李志在城里还有一个女朋友,而且是毕业就准备结婚的那种。

当时女人懵了,那她算什么?免费保姆?

女人刚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也想过要讨回公道,毕竟他们是一个村子的,李志总归要管自己的父母了,但是讨回公道后呢,她还要继续和李志保持婚姻关系吗?

想明白后,女人干脆利落提了离婚,只不过要求孩子必须判给自己,而且李志每个月必须按时给抚养费。

虽然李志父母不愿意失去这个免费保姆,但李志这个时候已经毕业了,为了不耽误下段婚姻,两人很快就离婚了。

李志和李志父母都没想过要赖掉每个月3000的抚养费,毕竟再怎么说那两个孩子也是他的儿子。

第三人称有些意外:“我们不是情敌关系吗,你为什么愿意告诉我这些?”

“就当是这么多年你送礼物给我的报酬吧。”女人淡淡道。

这也是当初女人下定决心离婚的关键。

丈夫出门在外,连送给自己的礼物都是别的女生准备的。

而且李志竟然还敢恬不知耻说礼物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这样的人就算以后有出息了,也是个白眼狼。

两个人的见面并没有想象中的腥风血雨,但这不妨碍她们最终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

等第三人称气势汹汹找上门时,李志很慌,他没想到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还会被发现,更没想到第三人称能通过一个转账知道这么多信息。

他和前妻离婚就是为了和第三人称结婚,要是最后两个老婆都没了,那他不是白费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