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你们要杀我,要杀我啊……(第2/5页)

霍新柳去女学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里她进步很快,变化也很大。

从一开始的反应迟钝,说话缓慢,到现在能正常与人交流,这一年来她自己的努力和同窗姑娘们的帮助分不开。

最开始霍新枝还会陪她去书院,三个月后,霍新枝就不再陪她听课了。

她自己选了其他的课程,每日只是同弟妹们一起去书院,然后就分道扬镳,各自学各自的课业。

而伏鹿书院的其他课业,也是崔云昭建议的。

霍檀人不在伏鹿,可他骁勇善战,数次战胜厉戎大军,在坊间的口碑越来越好,百姓们说起他,都是年少英勇的少年将军。

是上天恩赐拯救大周百姓的救星。

在霍檀这样的声望之下,崔云昭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不过她从来不在乎这些名声,却知道利用名声能做许多事。

就比如伏鹿书院开办的杂学。

如今年月,战乱四起,许多人家都只剩孤寡妇孺,崔云昭建议办的杂学,就是教授这些人营生手段。

他们不收学费,反而会管一顿午食,但教授学生所得的添头都算书院,不能带回处置。

比如灯笼、蜡烛、绣品、成衣、竹篮甚至瓷器陶坯等,都算是给书院的学费,两相抵消。

崔云昭一开始只是建议,后来她考虑到这些成品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利润,反而会让伏鹿书院负担吃力,便四处奔走,联合了伏鹿许多富户,一起支持这项事业。

自然,所产出东西也给各家售卖。

一开始,自然是很多波折。

头两个月是找不到学生的,后来崔云昭又同自家姐妹并殷素雪等到穷困的坊巷里劝说,才慢慢有了学生。

到了春日时节,有的学生所做的东西,已经有模有样,可以直接售卖了。

崔云昭做事从来都很有耐心。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她先给这些穷困潦倒的妇孺生机,然后慢慢开更多的课程。

比如算账,比如简单识字,比如更高级的刺绣等,这一次不需要她们奔走相告,就已经有人来报名了。

这些课程,都是家境富裕的姑娘家来学。

或许,在崔云昭等人的带领下,她们也觉得不能困于家宅,一生仰人鼻息。

学会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处,总是自己的。

霍新枝学的就是识字和算账,如今已很有小成,简单的游记她自己就能读懂了,平日得了空闲,也会领着霍新柳和林绣姑一起来读,日子丰富许多。

家里的生意霍新枝也打理的很好,不需要崔云昭操心。

这几个月来,霍家可谓是蒸蒸日上,日子红红火火。

一晃神,就到了六月。

这一日,崔云昭正在跟夏妈妈和孙总管盘账,就听到外面传来梨青的声音。

“小姐,周副指挥来了。”

周副指挥是冯朗身边的亲兵副指挥,专门给霍家送家书和信息,一早冯朗还亲自过来看望过林绣姑,对崔云昭道:“以后只会派他来送消息,若是换了旁人来,不要理会。”

“另外,若是小周不得空,他的上峰马指挥也会亲自前来,你们都见过,不会认错。”

冯朗办事就是这么仔细。

崔云昭当时就放了心,谢过冯朗,冯朗就笑了笑。

“梵音是我的学生,我自然好好照顾他的家小,你们只管安心。”

回忆戛然而止,因为崔云昭忽然想起,前几日刚送过家书,现在再来肯定是有其他事。

周副指挥也知道霍家有崔云昭做主,便直接来了东跨院,先见过崔云昭,才面色凝重地道。

“崔夫人,吕将军过世了。”

崔云昭愣了一下,好半天才想起,吕继明之前只是重病,一直靠药续命,只是想不到还是走了。

她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了,什么时候吊丧?”

周副指挥道:“将军准备后日去吊丧,让两位夫人准备妥当,一起前去。”

一起去,能省去许多事。

崔云昭便点点头,道:“知道了,有劳副指挥,也请将军节哀。”

吕继明死的实在太憋屈了。

前世他死在了燕州,就死是这场战争里,也算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可今生,他却在被人刺杀后缠绵病榻而亡,想必他自己也活得了无生趣,无比痛苦。

崔云昭先去了一趟正房,同林绣姑说了事,又同霍新枝叮嘱,之后十日都让家里孩子穿素色衣裳,不要太过花俏。

安排完这些,她又让邢妈妈准备吊丧的一应事宜,才算作罢。

三日后,崔云昭、霍新枝和林绣姑一起出门,先去往新设的观察使府。

吕继明重伤之后,郭子谦特地为他请命,保留了他的观察使,也好让他过得舒坦一些。

冯朗的对这些都不讲究,于是就把团练使府略微改了改,把边上空置的民居并进来就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