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皎皎,是我。

伏鹿确实变天了。

待他们到家时,忽然乌云遮天,狂风呼啸。

不过转瞬,大雨便倾盆而至。

成串的雨滴落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彭咚声响,瞬间,院子里便积满了雨水。

林绣姑跟崔云昭坐在堂屋里,衣裳头面都没来得及换,两个人神情都很严肃,谁都没有说话。

霍新枝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能按林绣姑的命令派人去接弟妹们,然后才回到了堂屋。

不过忙了这一会儿,她的衣摆就湿透了。

她看了看两人,神情有些紧张,最后坐在了崔云昭身边,问:“皎皎,发生了什么事?”

崔云昭这才回过神来。

她眨了一下眼睛,慢慢吐了口气。

“出大事了。”

今日的宴席,她在伏鹿所有的亲戚几乎都到了,就连三堂叔和三堂婶也因为崔方明,被吕继明请去了。

不过他们坐在长辈那一桌,没有跟崔云昭他们挨着,临走的时候崔云昭特别叮嘱了三堂叔,他也应该知道如何做。

弟妹应该也被接回家了。

想到这里,崔云昭微微松了口气,然后才看向霍新枝,把今日发生的事情讲了。

听到最后,霍新枝的面色越来越白。

“怎么会?”

崔云昭叹了口气:“怎么不会?”

这年头,武将势力极大,越是能踩着旁人的尸体爬上来,手里的血就越多,仇人就越多。

郭子谦治下极严,吕继明看似也是朗月清风,从不让手下士兵烧杀抢掠,可打仗,总有输赢,总有伤亡。

现在的大周和中原腹地,亦或者连幽云十三州并厉戎都算上,战争往往都是一触即发。

甚至不需要一个理由。

没有对错,只有最后的输赢。

有的时候,痛苦到了极点,只能找个人来恨。

崔云昭不知道吉庆班所为何事,但听他们的那些怒吼,就知道他们恨极了吕继明。

或许,他们在伏鹿蛰伏半年,为的就是今日。

不过,也有别的可能。

崔云昭思量片刻,才道:“这是其一,也可能有其二。”

她慢慢吐出四个字:“借刀杀人。”

林绣姑抬起头,跟霍新枝一起看向她。

崔云昭道:“或许,吕继明现在太过风光,压了别人一头,有些人心里不满,便做了这样的事情。”

“只要吕继明死了,那么就少了一个竞争者,何乐而不为呢?”

霍新枝都不知道自己方才一直憋着气,直到听了这一句,她想要说话,才猛地呛咳一声。

“这可如何是好。”

霍新枝最揪心的还是霍檀。

“阿弟还在吕家,他会不会有事?”

崔云昭闭了闭眼睛:“大抵不会。”

但谁也说不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也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是因为何事,有什么目的,会供述出来什么。

他们自家很清楚,此事绝对同霍檀一点干系都无,可最终还是要看证据。

在如今这样的年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崔云昭紧紧攥着手,她努力平复心情,尽量安慰林绣姑和霍新枝:“阿姐莫慌,无事的。”

她想了想,又说:“冯将军、拓跋将军等都在吕将军府,他们彼此之间会有照应。”

“阿娘也莫要焦急,不如先去把衣裳换了,穿着这样一身也不舒服。”

崔云昭还能镇得住场子。

林绣姑见她虽然也很焦急,但安排事情有条不紊,心里倒是安慰许多。

她慢慢开口:“此事应该不会牵连九郎,九郎如今虽是刺史,同那些大人物相比也不够格,再说,九郎如今已经不是吕继明的心腹爱将了。”

当霍檀被擢升为刺史之后,他同吕继明的关系却反而疏远了。

林绣姑确实没读过书,也不知道那些大道理,可这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作为一名军官的妻子,有些事她再熟悉不过。

多余的话不用讲,她只道:“你不方便回去,就在这里先简单梳妆,等孩子们回来,就先安顿他们。”

说到这里,林绣姑又看了看外面的天:“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停。”

崔云昭对林绣姑忽然的镇定并不惊讶。

她道:“好,阿娘放宽心。”

林绣姑便招来霍新枝,让夏妈妈去伺候崔云昭。

夏妈妈今日也跟着去了吕继明府上,不过她没有跟进去,只在外面的马车上等。

此刻才藉着洗漱的工夫,听明白了缘由。

闻言她便道:“家里还是要加紧人手。”

崔云昭方才一直担心霍檀,现在才回过味来,道:“一会儿我就叮嘱宿大宿二。”

家里十来名退伍的老兵,只要不被人冲门,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

况且吕继明出了这种事,伏鹿怕是要全城戒严,戒严多久不好说,只要事情牵扯不到霍檀,那么就不会有士兵敢随意冲撞霍刺史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