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属于我们的,只有那一……(第3/5页)

但又不是那么熟悉。

她不由看向小关氏。

此刻,小关氏也正抬起头,挑着眉眼看向她。

她倏然一笑:“崔二娘子和霍指挥真是金玉良缘,天作之合,难怪人人都说你们夫妻两人犹如金童玉女,漂亮的不似凡人。”

崔云昭也笑:“继夫人过誉了。”

霍檀根本就看都不看她。

他端起酒杯,看向苏珩,笑容真挚而诚恳:“末将见过苏明府。”

“今日携内子前来,祝贺明府喜得贵子。”

拓跋弘也端起酒杯,朗声道:“恭喜明府,贺喜明府。”

苏珩开怀大笑,笑声震天。

“两位贤婿何必这样见外,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便不说两家话。”

“你们是儿媳的妹婿,理应唤我一声伯父才是。”

于是崔云昭同霍檀便改口:“伯父。”

这一声伯父叫出来,关系自然而然就拉近了。

苏珩看着眼前三人,眼眸里都是欣慰。

“儿媳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操持家中上下很是辛劳,不愧是博陵崔氏女,是为阖府众人的表率。”

他说到这里,看了看崔云昭,笑道:“崔侄女,往后有空,你多同你阿姐来往,以前她在伏鹿孤单,无人说话,现在亲戚多了,倒是也能热闹起来,几家多多走动。”

这位苏明府看起来是那么平易近人,和气慈爱,同崔云昭听说的那些故事迥然不同。

就连对儿媳的家人,也是客气有礼,能说这么多宽慰人心的话。

崔云昭立即便行礼,道:“是,伯父。”

话说到这里,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苏珩也没让他们特地再给小关氏见礼,只道:“你们去看戏吧,年轻人,好生热闹热闹。”

于是几人就回到了桌上。

崔云殊瞧她:“说什么了?”

崔云昭就笑道:“你公爹让我多来寻你玩。”

崔云殊冷冷笑了笑,轻哼一声:“面子上的话总是动听的。”

他们说到这里,戏台上依旧咿咿呀呀唱着。

席面上的菜色很不错,鸡鸭鱼肉,海味山珍应有尽有,尤其是桌上摆放的小点心,样样都很精致,一看就是百味斋特地买回来的。

崔云昭问崔云殊:“这席面是谁办的?”

崔云殊就说:“这是继夫人的大喜事,自然是继夫人来办,我是不会操这个心的。”

崔云昭便点点头,道:“倒是舍得银子。”

他们这样的人家,摆席是不能寒酸的,但苏氏这样铺张,却也在崔云昭意料之外。

四大世家之中,苏氏和崔氏其实都算清贵人家,虽也是金玉琳琅,百年氏族底气富足,却也没到这样铺张浪费的地步。

倒是殷氏因为家中擅长经营,倒是真的满盆金玉。崔云昭继承了母亲的嫁妆和父亲的家产,手里有大把银子,却也从来不这样过日子。

苏氏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殷氏的。

崔云昭看了看,对崔云殊道:“你收好你的体己和嫁妆,可别被用了去。”

崔云殊也明白崔云昭的意思,便拍了一下她的手,眼睛里氤氲着感激和释怀。

“我知道的,你不用为我操心。”

很快席面就到了尾声。

这样的宴会,若是请了戏班子,从白天唱到黑夜也是有的。

那样一整折戏都要听完。

不过苏氏应该只准备请中午这一顿宴席,那一场折子戏便只能唱到第三折 ,不会唱完。

等唱到这里,台上的男女伶人便一起谢幕,台下的宾客鼓掌叫好,给了他们很热烈的反响。

一般在戏园子里,台上台下距离很近,观众们要打赏都是直接往台上扔银子铜板,可请到了家里唱戏,戏台子一般都有些远,伶人们便会在谢幕之后过来挨桌谢过观众捧场。

此时才会有宾客打赏。

这算是约定俗成的行规。

故而谢幕之后,不过一刻左右,那些伶人便出现在了宴席上。

为首的自然是今日的两位主角,他们依旧穿着戏服,脸上画着浓重的戏妆,看不出来本来面貌。

他们挨个桌答谢宾客,说些讨巧的话,收取打赏,气氛一时很热闹。

直到他们来到了崔云昭这一桌。

那位女伶人见在场还有两位女眷,便先笑着上前行礼:“谢小姐们捧场。”

她说话的声音跟唱戏时不太一样,声音有些低,并不是那样清润的戏腔,反而有一种过尽千帆的沉稳内敛。

她恰好走到崔云昭身边,看着她笑容恬静,倒是没有谄媚之态。

崔云昭看了看她,示意夏妈妈打赏。

“你唱的很好,叫什么名?”崔云昭问。

女伶人便回答:“小的叫小莺歌。”

崔云昭便点头,夸他:“倒是配你的唱腔。”

除了她之外,其余几人也都打赏,几名伶人便一起谢恩,很快就去了下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