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低头在她脸上狠狠亲了……

今生的生活很平静。

家里的乱事少了,一家和睦,同霍檀也算是举案齐眉,感情融洽。

对于崔云昭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相当满足。

没有了白头煞,崔云昭再也不会忧郁难过,她每天都很开心和平静。

除了前世那些事还吊在心里,崔云昭已经很少再去紧张和担忧。

日子一日日过下去,事情该查就查,早晚有真相大白的那天。

崔云昭慢条斯理吃着芥辣瓜,被里面的辣味呛了一下,下意识皱了皱脸,然后自己就笑了起来。

这会儿梨青进来,见她被辣红了脸,不由道:“小姐,这芥辣瓜是秦厨娘的拿手菜,可是太辣了?”

崔云昭摇了摇头,她喝了口粥把芥辣瓜咽下去,然后就笑了:“这味道很正,吃了还挺舒服的,通气。”

梨青便点头:“小姐喜欢这一口,秦厨娘还有别的拿手菜,都让她做了尝尝。”

说着,梨青看她吃完了饭,便开始收拾桌子。

“小姐,苏氏那边送了请帖。”

崔云昭愣了一下,片刻后才回过神来了,道:“崔云殊嫁的苏氏?”

“是的小姐,今日一早送来的。”

苏氏也是四大世家之一,百年来一直盘踞伏鹿,与崔氏齐名,如今在伏鹿的官场中举足轻重。

相比靠卖侄女才做到博陵参政的崔序,崔云殊的公爹,苏氏族长苏珩可是伏鹿实打实的知府。

知府是朝廷任命的正五品官员,全名为权知伏鹿府事,在伏鹿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意义里,它的知府跟其他藩镇的知府并不相同。

伏鹿的知府是有实权的。

其他州府,比如博陵虽也有知府和参政、通判等官员,但做主的只有武将。

一旦博陵知府软弱无能,整个府衙就会被防御使全权控制。

在大周的大多数府衙中,只要有武将镇守,大多都是这个规矩。

但伏鹿很特殊。

伏鹿不是藩镇,没有实际的节度使辖制,一般都是其他节度使代辖。

代和实是两回事。

尤其伏鹿还有拓跋氏镇守,这样三权分立之下,伏鹿倒是意外和谐。

大家都只在自己的权利之内行事,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也是崔云昭坚持要一家人都来伏鹿的原因。

因为在这里,文臣也可以博得一席之地,也是在这里,霍檀能亲眼看到,三权制衡下的府衙如何运转。

他可以增长眼界,学到以前从未学到的东西,并且在这里,他稳稳扎下根基。

后来一家人离开伏鹿去往汴京,到了那时,霍檀早就不是轻易可以被人拿捏的普通军官。

那时候,人人都要称呼他一声霍将军或霍承宣,即为承宣使。

伏鹿的特殊,也就意味着崔云昭跟霍檀在伏鹿大有可为。

想到这里,崔云昭就道:“拿帖子我瞧瞧。”

梨青就直接从袖中取出那封帖子,递给崔云昭。

崔云昭用帕子擦干净手,就坐在餐桌边看。

伏鹿苏氏是很讲究的人家,高门大户,膏粱锦绣,虽是清贵氏族,却也金山堆玉,富贵荣华。

这一封请帖就可见一斑。

请帖外面是洒金信封,封口处用了玫瑰蜡封,散着一股很好闻的玫瑰香气。

打开信封,里面则是一封用蜀锦裹面的请帖折,折子所用的纸则是落花笺。

里里外外都透着古朴和底蕴。

崔云昭忍不住挑了挑眉,笑道:“这一封请帖就要半贯钱了,苏氏可真是富贵。”

梨青端了庐山云雾过来,给崔云昭煮茶。

“听闻大小姐嫁入苏氏那一日,伏鹿十里红妆,很是壮观。”

崔云昭但笑不语。

崔云殊是家里的嫡长女,从小金尊玉贵,比崔云昭这个族长的女儿都要受人瞩目。

她在家中时性格温婉,样貌明艳大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崔氏女中的表率。

也正因此,她的婚事极好。

她的婚事比崔云昭的早一月有余,算算时间,已经嫁来伏鹿半年了。

当时因为是外嫁,两地婚姻不便,在伏鹿和博陵都举办了婚礼,崔云昭得见的是崔氏的那一场,苏家长子迎娶崔云殊之后,回到伏鹿还要再举行一次。

梨青说的应该是这一次。

“还是你细心。”

崔云昭对崔云殊并不关注,梨青便也没多打听,应当是今日收到了请帖,才特地问了问秦厨娘。

秦厨娘是伏鹿本地人,因为手艺好,经常在大户人家做厨娘,对于伏鹿的这些事她门清。

夏妈妈特地把她请来,也有这个打算。

秦厨娘可聪明,知道霍檀以后不一般,霍氏给的月银又多,立即就来了。

这十里红妆,应该就是秦厨娘讲的。

梨青被崔云昭一夸,并没显露出得意,只是继续道:“我又仔细问了问,秦厨娘也只知道苏氏的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