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他知道,没得逃了。……(第2/5页)

霍檀简单说了几句,就继续道:“我当时暗示吕将军,说有要事禀报,吕将军就直说让叔父先去忙,让侯知府一起听我的禀报。”

崔云昭哦了一声:“叔父不行啊。”

确实,崔序不惜卖了侄女,才好不容易搭上了吕继明,结果霍檀这个侄女婿要禀报事情,崔序居然不配听。

崔云昭都忍不住替崔序丢人。

不过霍檀却说:“叔父倒是很能撑得住,当时就说抚育堂还要尽快安排好,他立即就去操办,绝对不会耽误。”

倒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夫妻两个说到这里,都无奈地笑了一下。

崔云昭叹了口气:“自己立不起来,只能靠旁门左道走到高位,根本没有用处。”

到头来,还是得不到尊重和想要的权利。

博陵参政说出去好听,实际上不过是镜花水月,一阵风就能吹散。

早年崔云昭父亲还在世时,崔序也跟着身居要职,却没有攒下多少人脉,也没有做出多少利国利民的政绩,现在便只能靠出身了。

霍檀道:“我当时不知那位韩队将的事情,只同吕将军禀报有孩子失踪,当时吕将军面色很难看,显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

虽然没有酿成大祸,但孩子失踪却也不是小事,最后还是没有完美解决这件事。

吕继明自然不可能高兴。

崔云昭听到吕继明的反应,斟酌着开口:“这么看,吕继明像是完全不知情?”

霍檀点头。

他若有所思道:“他确实不像是知情者,尤其是等我从防御使府里出来,小丘同我说了那个韩队将的事情,我便猜测到了。”

霍檀见崔云昭不知,便道:“荆平安所说的韩军爷,就是巡防军的一名普通队将,他今年三十左右,是伏鹿人,早年是跟着窦争窦将军防御博陵的。后来郭子谦被封为岐阳节度使,博陵作为岐阳之下的重镇,自然也要由郭子谦安排人手,所以当时窦将军就请命回了伏鹿,回到了天雄节度使封铎手下。”

朝中的大将来来回回,运气好的一直长命百岁,等到霍檀称帝还能继续鼎力国祚。

运气不好的早早殒命,死在一场又一场战争里。

崔云昭前世本就不关心政事,霍檀也从来不同她说这些事,所以除了博陵的这些将军们,其他的将军她都不甚清楚。

尤其是最后没有跟着霍檀黄袍加身,护驾有功的开国功臣,那崔云昭就更不知道了。

就比如这位窦将军,崔云昭就从未听说过。

霍檀知道她不认识,就讲得额外详细:“窦将军是个好武将,只可惜回到伏鹿之后,因为几场战事殉国了。”

崔云昭微微蹙起眉头。

若是这位窦将军还在,那线索还好查,可现在窦将军死了,一切就都是未知了。

“若说韩队将是窦将军的手下,这倒好办,直接禀报给吕将军便可,可窦将军人都没了,那韩队将又替谁办事呢?”

霍檀拍了一下她的手,让她稍安勿躁。

他的声音低沉平稳,干净清澈,每当两个人说这样的大事时,他的声音和态度,总能让崔云昭渐渐平复心情。

仿佛只要有他在,一切都不用害怕了。

霍檀见崔云昭不那么焦急了,才继续道:“当时小丘说韩队将平日里在巡防军不显山露水,因为那倒八字眉,小丘才记住的他,要说他有什么特殊,就是三十来岁还未成婚,也从来不说家乡的事,仿佛没有任何亲人。”

这种随队驻守的巡防军,要么像霍檀这样拖家带口搬来新城,改换户籍,要么会在五年的戍防任务结束后,申请调回原籍。

韩队将既没有阖家搬来,也没有调回原籍,他就这样无亲无故在博陵生活,看起来很孤僻。

霍檀道:“小丘很细心,总是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地方,他说的这些,倒是一条线索。”

“什么人会不需要亲人?”

崔云昭眼睛微亮:“心里有鬼的人。”

霍檀点头:“小丘后来问过,荆平安说她同抚育堂的哥哥姐姐打听过,早在四五年前,抚育堂就有孩子失踪了。”

“也就是说,”崔云昭和霍檀对视一眼,“从韩队将来到博陵开始,博陵的抚育堂陷入了危险。”

霍檀点点头:“所以,我们要查的一是韩队将背后究竟是谁,二是他的同伙是谁,三……”

霍檀条分缕析地说着,然后看向崔云昭。

“第三,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仆妇和流浪婆婆都请回了大营,下午已经开始审问了。”

霍檀看向崔云昭:“那个少年说得对,有问题的是赵姑姑。”

“赵姑姑一开始死活不肯说,严刑拷打之后,她终于撑不住了。”

“她说,她的家人都在伏鹿,她没有办法。”

崔云昭微微蹙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