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5页)

不过那时候霍成樟已经被封为晋王,领汴京知府事,一般都是住在晋王府中,只偶尔国事繁忙才会住在宫中。

而霍成朴因为身体孱弱,病体沉珂,倒是一直没有分府,留在宫中,由霍檀和霍新枝亲自照料。

霍新枝虽然被封为大长公主,封地为伏鹿,但她也并未去自己的藩地,一直留在宫中照顾祖母和幼弟。

最后就是太皇太后了。

顾老太太身体一直很硬朗,林绣姑先于她薨逝,她也一直无病无灾,不过不知因为何事,她同霍檀和霍新枝都不太亲厚了,一直在宫里头吃斋念佛,轻易不出面。

倒是没有现在这般胡搅蛮缠,让人厌恶。

崔云昭想到这里,还是不可自制地想到了霍檀。

建元四年元月时,她因为生病并未入宫觐见,但是建元三年她是入宫过的。

她同霍檀虽然已经和离,身份尴尬,但两人之间相见却并无怨怼和争执,每次见了,也不过就是坐下来说说话,问一问过得可好,平淡而祥和。

崔云昭记得,建元三年时,霍檀还是意气风发的。

他刚刚当了皇帝,也刚平复了朝中的种种矛盾和困境,甚至就连几块难啃的骨头,也一并啃了下来,新朝的疆域在不断扩大,在建元四年时已经超过了如今的北周。

作为皇帝,他当然是意气风发的。

他年轻力壮,正是勃勃向上之时,未来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所以崔云昭下意识就不认为,太医说的病人是他。

最有可能的病患,要么是霍成朴,要么就是年事已高的太皇太后。

但崔云昭还是心里头发慌。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在她心里头蔓延,让她整个人都再次紧绷起来。

如果是霍檀呢?

如果真是霍檀病重沉珂,医药无救,那么她最终被人毒死,而霍檀却无动于衷,就说得通了。

因为霍檀自己,也已经病入膏肓。

他可能完全不知道,在长乐别苑发生了什么。

崔云昭深吸口气,顺着这个猜测,继续思索下去。

可霍檀为何会生病呢?

他那么年轻,那么强壮,谁生病,崔云昭都不会相信是他生病。

霍檀不能死,或者说,大楚的开国皇帝不能死,因为一旦霍檀崩逝,整个大楚,就会再度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崔云昭低垂下眼眸,看着自己紧紧攥着的手。

昨日夜晚,霍檀还刚握住她的手,温柔地陪伴她入睡。

这个梦境,确实是崔云昭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无论真假,无论她分析的是对是错,也无论究竟是谁生了重病,总归在建元四年的冬日年关,凌霄宫一定发生了大事。

以至于霍檀鞭长莫及,不知崔云昭在长乐别苑遇害。

思及此,崔云昭心里的第二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新的问题。

究竟是谁重病了。

霍檀当时是否有性命之忧?

崔云昭安静坐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掀开了帐幔。

一线光阴划破黑暗,照进幽暗的拔步床中。

光线裹挟着尘埃,在空中起舞,在崔云昭的手背上雕刻岁月痕迹。

前世今生,命运轮转,可光阴却永恒。

崔云昭看着外面熹微晨光,长长舒了口气。

无论当时发生了什么,现在却什么都还未发生。

只要还没发生,一切便大有可为。

崔云昭醒来后思索了很久,等到终于把这些前后都斟酌清晰之后,才唤了梨青伺候她洗漱。

因为身上出了冷汗,崔云昭还让梨青给她找了一身中衣。

梨青有些惊讶:“娘子,夜里可是觉得太热?”

崔云昭好了摇头,只说昨夜里睡得不太踏实,便问:“姑爷呢?”

梨青就道:“九爷去营中,说中午回来接小姐去殷舅爷府上。”

崔云昭便说知道了。

她今日没什么胃口,只简单吃了几口粥食就放下了。

大抵是因为那个梦境,崔云昭心里总是反覆思量,她索性也不做其他,只把梦里的一切都仔细记录下来。

上次一做梦时,崔云昭并未往心里去,她以为那只是个梦而已。

可这两个梦结合起来,崔云昭便也重视起来。

等到她把今日的梦境记录下来,才看到边上白小川的药方。

当时王虎子把药方抄回来后,崔云昭便让桃绯去问了问药方是治疗什么病症的,桃绯回来也仔细同崔云昭讲了。

白小川的药方,一是用来阵痛,二是用来消除淤堵,三则是为了安神。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阵痛。

量最重,看起来用的时间也很久。

因为里面有几种镇痛类的草药并不常见,给桃绯看药方的大夫经验丰富,倒是说:“若是他其他常用的镇痛药都无用处,确实会找一些偏门的,这副药方看起来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