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5页)

若是能少死一些人,少流一些血,那崔云昭这一世也不白活。

重生回来之后,她就在想这件事了。

长安渠是她最初就想到的要道,可后来斟酌许久,她还是放弃了。

因为疏通河道,清除积淤太难了。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提前几个月筹谋,也需要一个完美的借口。

但是现在,武平过来的流民,刚好给了最完美的解决方式。

人有了,借口也有了。

就差粮食和决心了。

霍檀垂眸沉思,手指下意识在椅子扶手上敲了三下。

“如此看来,此事并不能由吕将军一人做主,还要看节制如何想了。”

如果博陵这边想要挖通长安渠,那就必须要一路挖到伏鹿,但代行节制伏鹿的封铎又如何肯呢?

崔云昭却知道,霍檀应当也猜到了郭节制的想法,所以他应该会促成此事。

她想了想,问:“郎君,我虽这般想,可寒冬腊月里,即便是流民也不好让他们去挖淤泥,实在太冷了。”

这是崔云昭这个构想中最不好完成的一环。

流民若是被强征,大抵会闹事,即便有军队看押管束也会怨声载道,尤其天气太冷,在河道里清淤会生病的。

霍檀点了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确实是这样的,冬日里地冷,土硬,更不好清了。”

霍檀想了想,道:“倒是可以让流民先去沿途修建棚屋,没有地方住的流民可以有临时住处。一个月后,过了新年,就没那么冷了。”

“那时候,就可以直接开工。”

崔云昭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霍檀抬眸看向她,不由道:“多谢娘子替我着想,也替这些流民着想。”

崔云昭今日会有这个提议,肯定是提前就思忖过的,可见其用心。

“郎君多礼了。”

崔云昭笑了一下。

她又喝了一口汤,这才觉得胃里暖和了。

大抵因为放松了,她整个人都有些困顿,有些懒洋洋的。

“郎君我知道如今年月,百姓生存不已,士兵也各有各的苦楚。”

“世道不可改,天命更难违,可即便如此,若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少些血泪,也不枉此生了。”

霍檀认真看着崔云昭,看着她这般轻声低语地诉说着,心里有些火光慢慢被点亮。

他之前所言,觉得同崔云昭可以好好过下去,并不是美言。

他是真的如此想的。

因为崔云昭跟他是一样的人。

一样心胸宽旷,心有家国,目光从来不在这窄小的宅门里。

她一样能看见天下,看到苍穹,看到金乌的光。

霍檀舒了口气,也跟着笑了:“多谢娘子,我会努力的,不会让娘子的用心白费。”

崔云昭点点头。

两个人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崔云昭就回房睡下了。

她今日耗费了太多精神,这会儿实在困了,刚一躺下就陷入深眠之中。

今日的午歇,崔云昭没有做那些旧日的梦。

霍檀轻手轻脚进了卧房,帮她拉起帐幔,然后便去了书房。

他没有动崔云昭的东西,只取了一张纸笺,开始慢慢书写起来。

霍檀的字有一种锋芒毕露的气势,粗看去有些不羁,可若仔细看,却有龙虎之气。

他把今日同崔云昭议论的事情一一整理出来,写了一封谏言,最后用信封放好,仔细放入怀中。

等这封信写完,霍檀才站起身,在崔云昭满当当的书架前站定。

崔云昭带过来的书,大多都是她的心爱之物,从书脊可以看出,有些书崔云昭已经反覆翻看过许多遍了。

霍檀抽了两本出来,发现有游记还有史书,翻开一看,里面偶尔有崔云昭娟秀的小楷。

霍檀看着,那颗躁动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他深吸口气,把那两本书重新放回书架上。

从成亲第一日,他就发现崔云昭跟传言中的不同。

她根本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她没有那么矜持守礼,更不会动不动就羞涩,她落落大方,又开朗慧黠,对于只熟悉长姐这么一个年轻娘子的霍檀来说,崔云昭可以称得上是与众不同。

不,这样也不算正确。

霍檀想到崔云昭那双总是笑着看人的凤眸,忍不住低低笑了起来。

她只是同传言中不同,这又何妨?

无论她什么模样,无论她是什么性格,既然两个人做成了婚姻,他就要去耐心了解她,慢慢同她熟悉起来。

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家人。

一双手能牵在一起,一生都不会松开。

霍檀想到这里,又想到今日崔云昭那三个问题,不由眯了眯眼。

他不会让她再做噩梦了。

霍檀想到这里,转身出了书房,取了大氅披上就往外走。

刚一推开门,风雪便呼啸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