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霍檀一走就是八日。

这八日里那位少年士兵日日都过来家里禀报, 说此事已经被霍檀的上峰木副指挥得知,有他监督,应该不会有异。

只等霍檀回来, 两相对峙,便能有结果。

得到了这个消息, 霍家人都松了口气,倒是崔云昭单独喊了那位少年郎,问他:“不知军爷姓甚名谁?”

那少年忙行军礼, 口里说:“不敢当。”

“九娘子唤属下阿丘便是了, 属下姓谭,名叫齐丘, 哥哥们都唤我阿丘。”

崔云昭问他:“阿丘, 你不是郎君麾下的部兵吧。”

之前崔云昭发红福字时, 确实没有见过他。

谭齐丘脸上泛红, 却挺直了胸背说:“属下隶属城防军, 以前曾被霍军使临时调遣, 一直想要成为霍军使的麾下, 如今正在努力。”

崔云昭便明白了。

这位阿丘士兵崇拜霍檀,想要被霍檀选中, 所以事事都以霍檀为先。

难怪他作为城防军会为霍檀办事。

城中关系错综复杂, 各营卫之间都是相互拉拢提防, 谭齐丘所在的押应该都听从霍檀吩咐,但没人有异议。

城防军的人也想进入先锋营,自然不会得罪霍檀。

崔云昭便点头, 她压低声音问:“阿丘, 前线那边可有消息?”

崔云昭其实是有些担心的霍檀的。

霍檀临走时说最快五日就能回来, 可如今已经八日, 依旧一点消息都无。

说不担忧是假的。

前世霍檀没有参与这一次的剿逆,这一次忽然被临时征调,崔云昭总觉得有些不妥。

不过这一次剿逆她记得没什么危险,李丰年根本就烂泥扶不上墙,即便节制一藩重镇,也佣兵无能,不过几日就战败自焚了。

不过那时崔云昭刚成婚,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不记得究竟用了几日,也不记得大军何时凯旋,这几日家中平顺,她不免就惦记起霍檀来。

她心里很清楚,霍檀天命所归,是当之无愧的未来帝王,他天命在身,不会那么轻易就殒命,可事无绝对。

万一呢?

况且,崔云昭刚同霍檀成亲,若是一句都不关心出征的夫婿,显然也说不过去。

她这般含蓄询问,倒是让谭齐丘了然于心,心道九娘子果然还是惦记军使大人的。

谭齐丘想了想,说:“九娘子,属下不过普通士兵,不太知晓前线境况,不过九娘子若是当真惦念,属下可以去问一问押正。”

“算了。”

崔云昭勉强一笑,说:“不用麻烦了。”

谭齐丘见她如此,有些不忍心,还是小声说:“不过属下听说,今次没什么危险。”

崔云昭点点头,给了他打赏,不管他退拒,还是硬塞给了他。

“郎君不在,多谢你为霍家事用心。”

等送走了谭齐丘,崔云昭回到东跨院,不由叹了口气。

夏妈妈以为她心中担忧,边催着她先用过午食,然后又哄她睡下了。

等午歇起来,夏妈妈还想着要如何哄她开心,就听外面桃绯的声音响起。

“小姐,舅爷来信了!”

夏妈妈的眼睛一亮,心情也跟着振奋起来。

崔云昭的母亲殷拒霜原是桐庐殷氏的千金,殷氏距离博陵并不算近,之间要隔着州府伏鹿,即便坐马车也要三四日,故而殷氏嫁过来之后,两边大多以书信来往。

不过殷氏产业遍布江南,崔云昭的外祖过世之后,舅父继任家主,曾来过博陵看望长姐。

那时候崔云昭见过舅父一家几次。

崔云昭父亲过世,舅父一家还登门吊唁,只是吊唁之后没有两月,崔云昭的母亲也生了重病,那时候舅父便又来了博陵一趟,专程陪伴长姐和外甥们。

崔云昭同舅父舅母还算熟悉,不过前世已经许多年未曾见面,她此刻也觉得有些陌生了。

她甚至不太记得自己成亲之后舅父是否来过信。

仔细回忆,大约是没有的。

重生之后,许多事请都有了变故,身边的人事,崔云昭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现在忽然收到舅父的信,崔云昭一面有些欣喜,一面也有些担忧。

她怕殷氏有什么事。

崔云昭忙让桃绯进来,问:“信是怎么送过来的?从博陵到桐庐应当没那么快。”

她同霍檀的婚事,崔序自然不可能直接了当处置,当时也是给桐庐殷氏去过消息的。

不过他很精明,紧赶慢赶让崔云昭一月内就成了婚,发出信的时候已经开始纳采了,等三书六礼都走了,这样殷氏想要插手崔云昭的婚事,也已经有心无力了。

崔云昭成婚之时,博陵城中殷氏的商铺应该已经传回了消息,现在算算,这封信大约是婚后才送出来的。

桃绯把信递到梨青手中,梨青便取了信刀,一点点拆开了信封。

桃绯在边上说:“是家中门房送来的,说这信是殷氏送到崔氏的,不过因为写着小姐的名讳,门房贵叔使了个心思,没有往二老爷手里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