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5页)

巧婆子凑上前去,在她耳边低声道:“娶不了妻,还纳不了妾吗?”

崔云昭自不知老太太这边嘀咕了什么,她上了马车,直奔粮铺。

听水街比临泉街要远一些,坐马车要一刻才能到,若是今日不下雪,崔云昭走着去也无妨,只是外面实在冷,她便歇了散步的心思。

梨青坐在马车上陪她:“小姐,昨日傍晚孙掌柜派人上门,说了一下军爷们领军粮的情况,因着小姐特地交代,小二哥便说最瘦小的那位军使还没上门。”

崔云昭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梨青却有些不解。

“小姐怎么这么关注那位白军爷?”

城里的百姓们,大多都对武将敬而远之,即便是最普通的长行,见了也要喊一声军爷。

没有人敢去故意惹恼军爷,更不用说专门派人去盯着了。

梨青同崔云昭一起长大,情分不一般,心里疑惑便问了出口。

若是旁人,崔云昭指定要糊弄过去,但梨青不同,她以后办事肯定还要梨青做帮手,不能把理由给得太过潦草。

于是崔云昭便说:“我瞧那白小川心术不正,怕他坑害郎君,这才对他格外关注。”

说到这里,崔云昭抬眸看向梨青。

她的眼眸很深邃,也很漂亮,那双凤眼有一种说不出的绮丽风情,让人很容易便被她吸引。

即便从小看到大,但梨青还是忍不住回望向她。

话到这里,似乎不用崔云昭再多言。

“我明白了,小姐。”梨青立即道。

崔云昭却摇了摇头:“你还不是很明白。”

崔云昭微微叹了口气,她收回视线,看向车窗外的风景。

今晨刚落一场雪。

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描白了一整个博陵。

这座古朴的古城历经百年,即便也曾染过战火,却在如今的乱世之下意外幸存。

这几十年间的战火,始终没有波及到博陵。

这也是崔云昭的故乡。

白墙青瓦,小桥流水,自是一派江南好风景。

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有的拖家带口,有的顶风独行,冬日虽冷,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盼。

百姓活于天地,不过为了一日晨昏,三餐四季。

也不过为了宅门中,血脉相连的亲人。

崔云昭长长舒了口气:“梨青,郎君如今是军使,那以后呢?”

梨青愣了一下,她很快回过神来:“以前婚事未定的时候,奴婢就听人夸赞过九爷,说九爷天资卓绝,武艺超群,且有勇有谋,十五岁从军之后,救过无数百姓,保护过许多人家。”

崔云昭点点头,道:“若非如此,当时吕将军忽然把婚事定给了郎君时,二叔父也不会犹豫之后还是答应了。”

如今武将当道,只要有本事,皆是未来可期。

她同霍檀成婚,崔序可能被人说为了参政一职卖了侄女的婚事,也可能被人夸赞慧眼识珠,提前选中少将军。

换句话说,崔序也在赌。

他拿现在的名声,赌以后霍檀的飞黄腾达。

崔云昭的声音很平静:“既然我已经嫁给了郎君,以后就是一家人,他的前程就是我的前程。”

“这几日我瞧着,郎君绝非池中物,他虽然年轻,心思却很深,我试探他许多事他说话都滴水不漏,完全不像是个没读过几天书的莽夫。”

“既然如此,那我就需要早早筹备,做好准备。”

崔云昭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这是梨青这几日对她最深的感触。

她看着小姐,眼眸中有着自己都没觉察的疼惜。

“小姐,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在家中时,二夫人对小姐从来不会悉心教导,甚至总是故意挑唆。

还好有夏妈妈总是时刻规劝,小姐的性子才没长歪。

老爷和夫人故去太早,在小姐最需要父母教导的年纪里,骤然就离她而去,这对小姐是个不小的打击。

成婚之前,小姐总是优柔寡断,也有一种不谙世事的天真,仿佛不去想那些阴谋诡计,日子就总是晴朗的。

但梨青并不觉得不好。

大凡世家小姐都是如此,除了小姐,五小姐和家中其他小姐瞧着都大差不差。

但是后来,她跟随小姐出嫁了。

来到霍家的第一天,梨青的心就凉了。

这样的屋舍,这样的人家,这样的婆母姐弟,小姐的日子该怎么过?

以小姐的性子,还不得整日里悲伤流泪,委屈幽怨?

当时梨青是很发愁的。

夏妈妈不在,她跟桃绯也实在年轻,完全没有任何应对的经验。

但出乎她的意料,洞房那一夜过后,小姐仿佛变了个人。

她勇敢,果敢,有话直说,一点都不受委屈。

就连对付正房胡搅蛮缠的老太太,小姐也能笑着阴阳怪气,而且完全不拿她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