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苏辙教养孩子并不像旁人以为那样的整日“知乎者也”一本正经, 而是将小苏迟当成个真真正正的小孩,陪他玩闹,陪他游戏。

用苏辙的话说, 人一辈子如白驹过隙, 转瞬即逝,痛快快活的时间又能有几年?

恰逢这时司马光走了进来。

苏辙顶着司马光不解的目光,伸出大拇指与小苏迟拉了拉钩, 正色道:“好,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小苏迟原是笑嘻嘻的。

可当他见到司马光等人进来后,又变成了一副极其沉稳的模样, 像个小大人似的:“司马大人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如今先官家驾崩,司马光等人忙的是脚不沾地,又要忙着先官家下葬之事,又要忙着看看朝中谁人有二心……更要看看小苏迟到底习不习惯, 但看到这样一幕,他只觉得自己想的不免有点多。

有苏辙在, 这些事情哪里用得上他操心?

司马光等人与小苏迟说话时,苏辙在一旁并未接话。

一开始, 遇上什么事儿,小苏迟还会有意无意看向苏辙,可见着苏辙压根没有搭理自己的意思, 便学着自己想办法,遇上听不懂的话, 他大大方方道:“……您的话朕不明白什么意思, 您用稍微浅显易懂的话解释给朕听吧。”

若遇上什么拿捏不准的事儿,他思量再三后也道:“……朕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件事容朕多想想看。”

……

司马光见状,心中对小苏迟是称赞不已。

先官家驾崩之前,曾拟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其中便有司马光与苏辙,几人一同为小苏迟分忧解祸,排忧解难,足足过了小半日,苏辙见小苏迟面露倦色,他便道:“官家,不如您歇一歇?”

司马光等人见状也道:“苏大人说的是,您年纪尚幼,该以龙体为重,若因处理公务影响龙体,那才是本末倒置。”

小苏迟只觉得处理公务比读书有意思。

如今他是意犹未尽,却还是道:“好吧,朕听你们的。”

司马光等人却是心知肚明——小官家这哪里是听他们的?分明是听苏辙的。

苏辙原要同司马光等人一同离开,但就在他即将退下的那一刻,小苏迟瞧了瞧外头的天色已有几分阴沉,似有几分害怕,忙道:“爹……不,苏大人留下。”

“你陪朕一起用晚饭吧。”

苏辙无奈,只能留下。

苏辙并未说什么,知道小苏迟就算再聪明再稳重,却也只是个几岁的孩子。

两人用过饭后,苏辙便道:“不如咱们一起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吧?这几年,皇后娘娘也很是记挂你……”

但凡是他提出的主意,小苏迟没有不答应的。

两人一路朝曹太后寝宫走去。

苏辙并不担心朝堂之上有谁能危及到小苏迟的位置,毕竟朝中还是有很多忠贞不二的老臣在的,他担心的是后宫出了什么幺蛾子。

纵然小苏迟年纪尚小,并未到娶妻的年纪,但后宫之中却也有很多年轻的太妃——如今先官家驾崩,他不好再频繁出入后宫,后宫之中可是曹太后一人说了算的。

是小苏迟也好,还是小赵昱也好,都非曹太后的亲生儿子,后宫之中,曹太后偏袒谁,谁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

好在步入曹太后的寝殿,曹太后一看到小苏迟就红了眼眶,拉着小苏迟的手哽咽道:“……不曾想一眨眼你就长大这样大了,想当年苏大人将你从哀家身边抱走时,你就像只猫儿似的,哀家好多次听宛娘说你长大好,却万万没想到你长得这样好。”

“好!好!真好啊!”

方才在过来的路上,小苏迟就听苏辙说起过很多他小时候的事情。

比如曹太后对他如何如何好。

比如曹太后这些年时常召史宛进宫,不过是想知道他的消息。

比如曹太后在心里一直当他当成亲生骨肉一般。

……

世上种种皆讲究你来我往,苏辙也是有自己私心的——说到底,小苏迟到底在曹太后身边生活过几个月,若小苏迟对曹太后敬爱喜欢,曹太后又怎会为难他?

果不其然。

小苏迟一见曹太后就跪下道:“母后,这些年是儿臣不孝,惹得您挂念儿臣。”

“如今儿臣回来了,就能好好在您身边尽孝了。”

短短几句话说的曹太后更是眼泪簌簌落下,连声道好。

很快。

小苏迟就与小苏昱玩到了一起。

虽说小苏昱是个痴傻儿,但人之初性本善,他是个极善良的孩子,一看到小苏迟就捧着攒盒子请小苏迟吃糕点,两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去了。

苏辙则与曹太后道:“……还请太后娘娘放心,官家从前生活在苏家时,一直与家中兄弟姐妹相处的极好,并不因长辈看重他而骄纵妄为,以后他们两个孩子定会相处的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