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王师回援,地龙翻身(第2/3页)

帝辛瞬间就勒马驻停,不敢上前分毫,面色变得铁青。

刀剑加身他无所畏惧,烈火焚烧他也能视若无物,可是金汁这玩意吧……

实在是有损王威,这要是让天下人知道,他堂堂的大王被人浇了一身金汁,恐怕会被各大诸侯载入史册,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继续叫骂了几声后,曹州城依旧油盐不进,帝辛也是火冒三丈,回转到本阵之后立刻大喊道:“传孤军令,强攻曹州城,无耻小儿竟敢羞辱寡人,孤要让他曹州城鸡犬不留!”

“遵……大王不可啊!”

帝辛杀意勃发的看着恶来:“怎么?你要为他们求情?”

恶来叫苦不迭,他求个屁的情,别说屠了曹州,就算是拿曹州伯祭天,他都不会求情半句。

可是大王在气头上,这个霉头他不触不行。

“大王啊,您三思啊,我们这都是一群疲惫不堪的骑兵,拿什么攻城?难不成把尸体垒高,再纵马踏城吗?”

“混账,没有攻城器械,那就去修啊!”

“我们根本就没有带伐木和制作的器物,就算是最轻便的云梯,也不是一两日能紧急修造完成,在曹州浪费这么多人力物力,那朝歌还救不救了?”

进也不得,战也不行,帝辛发出野兽般的吼叫,恨不得真的就让手下的甲骑们拿命填平了曹州城。

可是一想到朝歌正在被周国围攻,他就放下了心中怨怼,愤恨的将这一笔账记在心头,准备带人离开此地,日后收拾了姬昌,再来寻曹州伯的晦气。

帝辛刚刚带人离开,曹州伯就施施然的从城墙内间走了出来,笑眯眯的看着远去的王师大军。

“阿父啊,刚刚孩儿可真是快被吓死了,以后这种事您还是找别人吧,孩儿无福消受啊!”

“你怕什么?刚刚不是演得很像吗?为父这曹州伯的位子迟早是要传到你手上,如果连这点城府,这点世面都接不住,你怎么守护好自己的国土,让曹氏宗族传承下去?”

大公子擦着额头上的汗珠,点头称是,旋即又继续问道:“阿父啊,那个人就是大王,你为什么还要我假借周国诈城,故意和惹得大王不快?”

“哈哈哈,我的好孩儿啊,你可要知道,我曹氏一脉是祝融之后,大禹时期分封的诸侯,夏没了曹依然在,如今大商连年出现叛乱,四夷也趁势而起,早就已经如秋风一般残缺凋零。”

“要不是北疆出了那位人杰在朝歌强行续命,天下诸侯早就开始大肆削减朝贡,烽烟四起。”

“若是北疆没有二心,执意继续为大商之犬马,为父自然不敢造次。”

大公子点头认同,闻太师虽然强硬,但是连年征战之下,朝歌的精锐越打越强,人口也是越打越少,看似武运昌盛,实则只需要一次失败,损兵折将之后,就会让无数的诸侯看到虚弱不堪的大商。

“父所言极是,河西之地还在北疆之手,周国如何能进得了中原腹地?以儿臣看来,恐怕周国突袭朝歌,北疆就算没有怂恿,也有姑息放纵之意。”

“可是,北疆和周国不惧王师,我们曹州就比邻朝歌城,万一大王不管不顾……”

曹州伯敲打着大公子的额头,没好气的说道:“所以我让你出面,谎称曾被周国诈过城池,就算最后有失,为父亲自去朝歌城内自囚谢罪就是,只要我们不得罪周国和稷国,我曹州便可在这次大乱之中得以保全。”

“原来如此,阿父真是英明啊!”

曹州城上的事,帝辛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恶来却是揣摩得一清二楚,这不是第一家对王师敬而远之的城邦,只是其他人没有曹州伯这么有底气,敢公然耍小心思违抗王命。

可是知道又如何?周国进入腹地已成事实,他们除了急速回援,然后通传太师问责北疆以外,也没有其他办法能遏制局势。

以前犹记得孟伯侯在朝歌时就说过,王师不可轻动,一旦有什么差池就会让诸侯滋生野心。

实力强盛的时候都还有周国的挑战,更何况王师出了朝歌?

其实恶来还是很认同孟伯侯的观点,让诸侯伐异族,诸侯不从,再由伯侯伐诸侯,伯侯有变,才是王师该出手的时候。

只可惜啊!

大王不知道为何就非要对征讨东夷、南蛮那么感兴趣,十头牛都拉不住他的臭脾气。

把诸侯作为后盾,让自己的实力遭受折损,前提是建立在诸侯与自己齐心的基础上,赌的就是诸侯的忠诚。

可惜啊!

帝辛有些后悔,用人却又担心他功高盖主,发展成为第二个姬周,如果当时不把孟尝和自己领土分割,不让他远离自己的臣子们,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他带着东征大军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