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镜像人生:牧马城市(第2/3页)

这个世界太过于光怪陆离,太多的现状祂看不懂,就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祂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无病呻吟的苦恼。

时代的进步他未曾看过,很难在这些琐碎的烦恼中滋生出感同身受的戾气。

这些人的生活不是变得更好了吗?有吃有喝,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烦恼?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难不成这里是未来?

未经苦难,太一神就想是一个问大臣,百姓何不食肉糜的懵懂者,在疯狂学习和吸取这个世界的常识和知识。

太一神心中五味杂陈,他很想问一问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好好的问一问,这里究竟是哪里,你们可曾知道祝融是谁?可曾记得人祖伏羲?是否知道他们这些先人们所做的一切?

只是任凭他如何去呐喊,周围的人都看不到,听不见,就像是一个无人感知的游魂,飘荡在这一方世界中,没有任何与人交流的办法。

就在这时,在一处崭新的新楼房里,一个微不可闻的声音响起。

“惟殷先人,有策有典。”

“传自伏羲氏上古先天八卦,后由周文王集成演化为周易,是为后天八卦,在春秋时期,再经孔子注释,才有了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最古老的华夏哲学思想,《周易》!”

世间的声音纷杂,当伏羲、先天八卦的关键词出现之时,太一神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瞬间被这股声音所吸引,在天空中偏转着方向,飞向了传出声音的所在地。

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出租屋,房间逼仄到只能放下一张床,没有烹煮的庖厨之地,也没有客厅、书房,坐在床上的一个年轻人,正捧着一个印刻着被咬过的大柰果图纹铁板,铁板就像是水镜术,上面有一群奇怪服饰的人,正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说着什么《周易》、《道德经》、《左传》之类不明所以的内容。

好在吞吐了不少负面能量的祂,听懂对话已经不再困难。

“这个叫孔子的人很有悟性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很不错的思想,很高明的见解方向!”

“就是这些人儿并非伏羲与周国姬昌的样子,他们说这叫演绎?神韵有足,而未具其神,传说中当年伏羲祖悟出八卦的时候,那可是天地变色,地涌金莲的恭贺他,当时的人族再怎么稀少,也比这个奇怪地方的人族更多,更强壮!”

太一神浑然不觉自己灰蒙蒙的雾气开始越来越凝实,甚至开始了由灰转白的景象。

他的猩红目光也开始逐渐洁白,越来越亮。

“古今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元典!?”

“哈哈哈,妙哉,妙哉,伏羲祖当得此誉,当得此誉啊!”

铁板中的景象不过半个多时辰的时间,却将伏羲留下的八卦,再到易,再到周易,一遍又一遍的推崇讲解,从后世各个王朝,到现如今他们所谓的科技时代,一五一十的囊括进短短的半个多时辰之中。

“可惜!可惜啊!”

“伏羲祖纵然伟大,可我等人族自远古至今,不留其名者又何其多,意犹未尽,意犹未尽啊!”

看着眼前年轻人的忍不住潸然泪下,紧握着拳头高喊着:“伏羲先祖牛13!孔圣人不愧是孔圣人,和老子一样,都是我华夏历史的瑰宝,老祖宗们太厉害了。”

“我也要奋发图强,就算做不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也要把自己这一生坚持活得精彩,不浪费光阴!”

“明天加班两小时,多码一章字,多多,加油,奥利给!”

感受着眼前的真诚,奋发向上的精神,太一神有些恍惚,仿佛是又看到了曾几何时,一群人夺天地之造化的奋斗血泪史。

多么激情高昂的精气神,原来周国姬昌已经是公元前一千多年的人物,现在是公元后两千多年,也就是说,历经三千年的沧海桑田,这些人还记得我们?

难不成他们也还记得祝融,记得共工,记得曾经荆楚之地有一尊神明,名曰太一?

似乎是能感知到他的想法一般,太一神刚刚想到了自己,就见这个体型强壮,有九块腹肌的男人又点开了一个奇怪的界面,里面恰好便是一集预告。

“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的是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离骚》,之外他还有很多经传于世的恢弘著作,比如:《天问》、《九歌·东皇太一》、《九歌·东皇太一》、《九歌·东皇太一》!”

后面被锁在铁板里的小人儿说什么,祂已经听不见了,当东皇太一四个字出现的时候,天旋地转,不存在的大脑嗡嗡作响,整个灰雾快速蒸腾,原本的负面能量像是被蒸馏一样,灰雾散去,净化成洁白的纯净能量,开始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的灰白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