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道士下山(第2/3页)

“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玉虚宫下紫虚道人。”

小孟瑜似懂非懂,有些不明白被天尊亲自授予道号的含义,只是出于礼节,还是诚恳的拜谢天尊赐号。

“如今孟稷已有韦护、惧留孙、普贤等弟子辅助,尔等需要知晓,狡兔尚且三窟,此次下山,当以杨戬为首,探寻天下强盛诸侯,择其一而入。”

“……”

元始天尊的命令非常耐人寻味,如今孟稷如日中天,结果天尊反而让大家不要一股脑的全部押注在孟稷之上,这种抉择,让玉鼎真人和其他几位为人师的存在心中郁闷不少。

特别是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两位显得有些不以为意,自己站队到了孟稷,两个徒弟的父亲、弟弟都在孟稷阵营,这要是把人家父子兄弟拆散,才是有违人伦的事。

临近分别,作为师父,纷纷拿出来自己的一些绝学或者法宝,放在弟子身上,帮助他们在面临危险之时,也能有保命、拼命的一战之力。

师傅们担忧,倒是几个弟子神色轻松,显得有些少年侠气,玉虚宫著名女诗人孟瑜更是高歌一首。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别看孟瑜修为弱,但是行动起来,比金吒、木吒显得更有主动权。

“诸位师弟师妹,咱们这刚刚下山,不知各位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没有?”

几人叽叽喳喳的乱作一团,金吒如是说道:“我等下山之前,恩师文殊广法天尊曾有明示,需要我等前往孟稷国,寻韦护师兄,以成大事。”

“这……,天尊不是说尽量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吗?”

话虽如此,金吒、木吒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不去孟稷,那不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诸位,请听我一言!!”

却是孟瑜特意爬上一块巨石,居高临下,威风赫赫的说道。

“我二哥曾有言,命运无常,若是从出生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与结局,那人生该有多么无趣、绝望!我辈修士修行大道,所为的不就是一个逍遥自在吗?”

“依我紫虚道人所见,咱们不如先去最近的西岐城,就像当初子牙师叔下山寻觅明主一般,把万水千山,各路诸侯都统统考察一遍,然后再行结论!”

“若要选明主,就选咱们都认可的真明主,我辈修士,绝不做人云亦云之人,当有自己的主见与决断。”

杨戬眼中异彩连连,这位师妹年纪不大,但是见解极其独到,也不知道她天天挂在嘴边的二哥究竟是谁,是真有其人,还是孟瑜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或者故作低调的虚构人物。

“师妹所言极是,反正天尊和师父们没有给予我们所谓的时间,我等完全可以亲自走上一遭,看完之后再做结论。”

金吒、木吒相视一眼,师命难违,但是师妹真的好飒啊。

几颗叛逆的心在蠢蠢欲动,一行人也不墨迹,直接顺着昆仑山而下,越过岐山,来到周国的都城-西岐城。

其他三人还好,杨戬自幼长于深山,自懂事之日起不是在带着妹妹讨生活,就是在玉泉山中随师父玉鼎真人修行。

人间的繁华有些迷乱了杨戬的三只眼睛。

倒不是沉迷红尘的那一种,而是单纯的好奇,如此多的人族和谐的生活在一处,有市肆,有集市,有走夫贩卒,也有锦衣行商,处处的人间气息,让他大开眼界。

反观金吒、木吒就淡定了许多,二人身为陈塘关守将李靖的长子与次子,生活在也算是比较繁华的陈塘关下,跟随父亲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一番见解,因此,只是看过一阵新鲜以后,便恢复了正常的道人高冷。

孟瑜也是如此,崇城的繁华与西岐相比,自然相差了许多,但好歹也是崇国都城,特别是他有一个好二哥,说过很多似是而非的地方,什么长安不夜城,火树银花不夜天,清明上河汴京城等等。

见识过几次后,她也就看的十分的淡然。

反而是给杨戬做导游,那种好为人师的成就感,让孟瑜更为享受。

眼见这个小师妹像个小大人一样,不停的给他介绍麦茶、麦饼汤,还有疙瘩面汤由来的出处故事,杨戬也是有些好笑,没忍住的摸了摸孟瑜的小脑袋,惹得小坤道大发雷霆,直接奇怪的将蚕丝手套丢在了杨戬的脚边,说是要和他决一死战。

一行四人一路吵吵闹闹,倒是比山中的清修多了几分喧嚣,也让日常生动多彩了几分。

这种感觉,让杨戬等人心中欢喜不已。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从下山以来,就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直到……在西岐城内游玩了三天之后,几人准备往城外看看时。

一声带着无尽温柔,极具亲和力的声音从他们身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