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孟家阿父(第3/3页)

“此事已成,孟将军仁义之名可做担保,诸君,我等可去垢城也。”

看着身前的奴隶们将欲欢呼之时,淳雄赶忙制止诸奴隶:“切勿声张,大家当知道此事之不易,我等还需安分守己,低调等待孟将军回话。”

孟尝看着深邃的侯府,叹了一口气,心中一直想着目光炙热的淳雄,孟尝并没有鄙夷淳雄的意思,他也算是一个人物,心中也还憧憬着对文明、体面的生活,这样的人既是危险,也是一把利刀。

至少这次崇城的危机,淳雄做得很好,亲自指挥着数以万计的奴隶,用血肉堵住了冀州军的攻势。

奴隶这种畸形的物种,他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些什么,至少在垢城开了一个好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不害怕奴隶中出现有野心的人,他害怕的是,这群人连反抗都不知道为何物,那是最大的可悲。

只是这件事情还需要好生谋划,至少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或者和城中各大贵族切分好战后的功勋分配,否则,这人闹将起来,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孤身一人,在这个奴隶制的社会长大,他比谁都知道,动了大多数贵族的蛋糕,会有多么的可怕。

其中的压力与风险,不比后世的世家侵占田地的事情简单多少,这个时代,是掌握人口的时代,谁手上有足够多的人口,谁就有向其他诸侯叫板的实力。

不论是战甲,还是奴隶,只要有人,一个城市就会蓬勃发展,奴隶越多,愿意来这个城市定居的平民和生民也会更多,奴隶占据社会的最底层,做着最危险,最辛苦的事,他人越多,农桑、矿产等实业也就越兴盛,才会吸引商贾往来,往来频繁的城邦自然就越兴盛。

怀揣着沉重的心思,孟尝终于见到了梅武,昔日梅武为崇侯之肱骨,位高权重,而此时,不过两年之时,孟尝已经站在侯府,与梅武平视。

梅武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也是心中感概万千,大河后浪拍前浪,这后浪的势头,着实太猛。

……

随后几日,便是城中各项事宜的整顿,有孟尝和梅武联手施为,整个崇城也终于在冀州溃败以后,迎来了难得的安宁与稳定。

随着钟家兄弟带着后续骑兵赶到之后,孟尝也终于松下了心头那口闷气,城中先行回崇的千余甲士也终于能换防回家,去寻找那昔日的牵挂。

随着孟尝一声令下,众将士静默的无声的离开了军营,往各自家中归去。

归去,归去,两岁未还家,去时万人,归时一千,他们尚能有家回,可更多的人,宛如游魂,大部分能送还的,只有一身盔甲和残破的兵器。

“孟尝!”

“乡老,孟尝回来了,孟尝将军回来了!”

随着孟村村口稚童的一声呼唤,崇城西门之外沉寂的孟村瞬间热闹了起来,众人纷纷往村口走来,欢迎着他们孟村走出去的大英雄。

孟尝温馨的看着这一村的亲邻,面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只是见着熟悉的面孔少了许多,笑容又沉寂了下去,急忙在人群中搜寻着自家父母的身影。

“尝!我家二儿在何处?我的儿,你在哪儿?”

突然,听着耳畔熟悉的声音,孟尝眼眶瞬间湿润,这一路紧赶慢赶,唯恐刀兵降临在这小小的村庄,唯恐再也见不到熟悉的人,他敬爱的父母。

还好,还好。

只是阿母的情况很不对劲,自己明明就在站在村口,为什么阿母看不见自己?

孟尝立刻拱手,向身边的叔伯兄弟们告罪,上前迎向阿母,紧紧的抓住自家阿母粗粝的双手,哽咽的说道:“儿……儿在。”

孟家母听着自家二子的声音,放声痛哭起来,粗粝的手掌不停的在孟尝的脸上摸索着,她揉搓着孟尝厚实的耳垂,终于确认这就是自己的儿子,立刻将自己的孩儿拥入怀抱。

“阿母,您这是怎么了?”孟尝声音有些颤抖,去时还好好的,为何母亲的眼睛,好似看不见了?

阿母未曾答话,只是声嘶力竭的嚎啕大哭,孟尝心中隐隐作痛,红肿的眼睛不停的在人群里探索着记忆里,那位黝黑瘦高的男人。

去年随崇城本阵回返崇城的孟竹与孟优缓缓走上前来,拍打着孟尝的后背,互相看着彼此,话到嘴边却无从出口,最后年长的孟竹沉沉的说道。

“尝,熊叔,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