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番外5人神之私】1(第2/3页)

家谱中也记录了谢氏有此天才家主,一度中落的家势得以重振,子弟术法能力精进,重新成为人界抗击妖魔侵袭的中流砥柱。

但是在家谱之中,对谢玹的个人生活则几乎未见记载,只简单地写着“一生未婚,无妻无子,大道精进,容颜不老,于四十七岁时,白日飞升而去。时空中仙乐阵阵,庭中异香扑鼻;天上降下神谕,言其功德积累已满,欲登天界亦可,欲四海仙游亦可,询其意愿”。

谢琇:……?

家谱中最后的一段记录,有点奇怪。

“玹问:‘吾欲登天界寻一人,可否。’天人沉默片刻,回曰:‘天帝陛下有言,汝所寻之人,已不在三界之中。’玹再问:‘吾欲登天界寻一人,可否。’天人再度沉默,回曰:‘天帝陛下有言,念汝功德盖世,今特许汝任意行走三界,并无所限。’玹拜谢,随即登云而去。

“玹白日飞升入云之后,家中有耳力极擅之子弟,忽听天人叹息,言道‘也是一个可怜人’。随即云收雾散,霞霭褪尽,唯万里长空,晴光垂影,丽日相映,不见人踪。”

谢琇:“……”

虽然最后一段描述景色措辞很美,但是——

在她看来,这段话根本没有办法确认谢玹的下落啊!

他究竟是去了天界,还是行走于三界之中……

成了仙人,还是放弃了成仙的大机遇……

她心头一瞬间涌出无数问题,都得不到答案。

幸好这个小世界如今的时代好像发展到了现代都市背景,查家谱也用上了电脑,速度是比之前要快得多了。

谢琇一番检索,又在后来的家谱里找到了一些关于谢玹的蛛丝马迹。

一个家族延续的时间长了,总会出现那么几名子弟后人,没有别的爱好,就是以研究家族史和家谱为乐趣。

虞州谢氏也不例外。而虞州谢氏家族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白日飞升的谢玹,谢扶光。

所以,谢琇成功地在家谱的记载中找到了一位专门研究谢玹这位老祖宗(?)的后代子弟。

这个人叫谢棋——他本人的名字反正不重要——研究了一辈子谢玹的事迹,还真让他从那些已经湮没的历史里挖掘出了一点什么。

据说他还写了一本著作,书名叫做“扶桑舒光录”,记载的就是他发掘出来的谢玹事迹,以及他对谢玹此人的敬佩和解读。

谢琇一看这个书名,脑海之中率先联想起的,却是一句诗。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这句诗的含义是,我愿在夜中做她的烛火,映照她的面容在堂前散发光彩;怎奈日出之时天光大亮,我的光亮便将被覆盖而不复再见。

……乃是一句凄哀的情歌啊。

但不论如何,这本《扶桑舒光录》好像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失传了,只留下记录于家谱中的只字片语。

譬如谢棋在《扶桑舒光录》中说,他比对了流传下来的谢玹画像数幅,因为每一幅中谢玹的容貌其实都不太相似,所以这位于修道一途登峰造极的先祖究竟长什么样子,如今已经考据不到确切的了,殊为遗憾。

唯一的欣慰是,白日登仙者,一则因修道之故,面容不老,据此可以推断出谢扶光的容颜应该一直停留在二十多岁的模样;二来仙人之貌必不能丑陋粗鄙,因此谢扶光应当极为俊朗,又因斩妖除魔攒下无数功德,飞升之时连天帝都曾垂询一二,真乃人间之光!

谢琇:“……”

虽然说得没错,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家谱中还记载,谢棋考证到谢氏的祠堂之中有一灵牌,与其他先祖灵位不同,并不是木质,而是玉牌立在木质托架上。玉牌上没有写人名,但背面刻着一行字。

“凝融为漪澜,复结作莹琇”。

谢棋经过一番考据,对比了那玉牌上的笔迹和谢玹写过的其它书信上的笔迹,确认那句刻在玉牌上的诗,是谢玹亲笔所写。

只是不知道谢玹刻这么一句诗在玉牌上,又把玉牌放在谢氏祠堂里,究竟是什么意思。

谢琇:“……”

她可能知道答案。

大约是谢玹彼时终于听说了谢十二的“死讯”,但因为谢十二已经不再是虞州谢氏之人,公开把她的灵位摆放在谢家祠堂里享受后人香火供奉,可能不太合适。因此谢玹便做了这个玉牌,又将她的名字隐在那句诗里,刻在玉牌上,然后再将之悄悄摆入谢氏祠堂,暗戳戳地要他的后人都敬奉她的名字,供献她的灵位。

她看到这里,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

……谢扶光,何至于此?

她继续往下看,忽然发现了与谢玹有关的又一件事实。

如今已是末法时代,虞州谢氏也逐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