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主世界梦中身】66

几日之后, 会试正式发榜。

都祭酒家的大公子都瑾,本就是会元的大热候选人之一,此次也当之无愧地名列榜首。

但谢琇关注的并不是这个。

都怀玉自有三鼎甲之才,是天降文曲星入世历劫, 这是她早就知道的。

更何况, 都瑾还是谢太后的表兄, 与谢太后青梅竹马,一起长大。都家于谢太后还有抚育之情,这么深重的情分,不是任何人可以打消的。

所以,那些想要影响会试结果的魑魅魍魉, 再不济,也不会把主意打到这上头。最多,也只是制造一些舆论,说都瑾高中榜首, 或许是下头那些臣子为了讨好谢太后,所以故意取中他的。

但是, 都瑾的试卷应该也完全经得起考验。所以这些谣言, 也只不过是往白衣之上泼些脏水,让人恶心一二, 却无法真正撼动都家或谢太后。

他们真正要动手脚的, 应该是在一些边边角角之处。

譬如底下的一些人中榜名次过高,或是学识匮乏之人反而中了榜, 之类。

而且,谢琇还想到了另外的一件事。

有想要逢迎谢太后的人, 也就一定有想要把谢太后从这个重要位置上拉下来的人。

并不是说要废黜她的太后尊位,只是……让她无法插手朝政。

而那些人, 一定会在此时出手。

一来可以打击政敌——尤其是相关的会试官那些人;二来,若是此次会试舞弊牵涉范围过大,都瑾这个会元也会受到影响,还可以浑水摸鱼,往他身上泼点污水。

万一朝廷迫于无奈,下令会试结果作废或重新排榜,又或者更极端的情形,是一概押后数年不得参考——的话,都瑾身上的污名,也迟早会影响到与他关系密切的谢太后。

若是能令她颜面无光、羞愧而退,岂不是两全其美?

谢琇:确实是好谋算。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她没有道德,因此根本不会被他们道德绑架。

一切都按照她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发榜十天之内,京城流言四起。

谢琇心中有数,顺势推迟了殿试日期,借小皇帝的口吻言明“今科榜单公布后,朕闻颇有流言不满中榜者,为示公平,殿试推迟,先行着摄政王李重云、吏部尚书李苍永、刑部尚书郑啸三人主持调查个中隐情”。

谢琇:没错,NPC还都是从前小世界里的老熟人。这位编剧大人未免也太省事了叭!

她借着小皇帝之口一出手,其他人便也坐不住了。

第二日,便有御史当朝上奏,禀明“本次会试确有舞弊之行为,中试之琢城举子姜北海朱墨不符,且学识有瑕,不应名列榜单之内,群情激愤;若朝廷不着实查办,恐将无法平息坊间舆论”。

谢琇翻着奏折,轻轻一挑眉。

琢城?

琢城靠海,多出豪富之海商,这些大商人也愿意资助本地举子。倘若能拿钱开路,买通会试官,多多安插一些本地举子在朝为官的话,到时候官商勾结,共同牟利,也不是甚么问题。

若说她还有什么满意这个剧本的地方,那就是——谋略部分委实是简单模式。

虽然说真实的商战说不定就是互抢公章、彼此浇死对家的发财树这一类小儿科模式,但自己真的轮到一个简单模式的剧本,总比“燕山雪”那种前朝后宫无一处不烧脑的小世界,要好一百倍。

今日也是照例佩服那个小世界的最终胜利者崔女士的一天呢!

谢琇直接在折子上批了“即命摄政王、李苍永、郑啸三人查办此事”,便直接把折子传回了李重云手里。

有人干活更好,她又何苦事必躬亲?

在剧本里,这里的科举为了杜绝舞弊,甚至在考生交卷后,派专人以朱笔重新誊抄试卷,以免考官认出某个特定考生的字迹,给对方大开方便之门。负责判卷的考官,阅卷时看的是朱卷,而非考生上交的原始墨卷。

所以御史弹劾这位中试举子姜北海“朱墨不符”,问题就很大了。

这其中说不定能牵涉一大批人,从负责誊抄朱卷的最底层笔吏,再到同考官、主考官,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几乎是一句话扫荡了整整一群人。

虽然她一方面要让李重云出面去调查此事,但她另一方面也要自己掌握真相。

于是,夜行衣版的谢太后再度登场。

这种风口浪尖上,她自然不方便再以省亲为名,公开回到都府。但长宵神出鬼没,她平时深居宫中,也不方便主动出面联络,因此一直以来竟然都算是长宵单方面来与她联系。

如有什么发现,或者他那天心情好,便起意来宫中找她说上一两句——反正他真以神识出现的话,世间除了她,大概也无人能够发觉。

但像现在这样,她想找他的时候,就有一点不方便了。

也只有这种时刻,她有点感叹都家真是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