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第五个世界千里光】86(第2/2页)

他微微颔首,但不知为何,压根不想说话,于是看了旁边的谢大小姐一眼。

他的目光很平静,但谢琇接收到了之后,却忽然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心虚和愧疚。

她垂下视线,粉饰太平似的说道:“……那么,我送盛侍郎出门。”

盛应弦似乎也觉察到了这间书房里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他再度向着晏行云点点头,神色间似乎有一丝赧然,但眼神却十分坚定,像是在保证“下次如果案情有进展,一定会让你们知道”。

晏行云也接收到了他眼神中的潜台词。

他知道自己至少这一次,成功地让盛六郎站在自己这一方了。甚至他可以把盛六郎当作此案中的一个眼线来用,利用盛六郎得到他想知道的情报——譬如仁王到底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手段,利用了什么人,而皇帝对此又是怎么想的……

这一切,盛六郎应该都会告诉他。

不仅仅是因为盛六郎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而且还因为——

盛六郎对他心存有愧。

望着盛六郎与谢大小姐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书房的背影,晏行云有一瞬间有点想笑。

盛六郎这一辈子何曾做过什么亏心事呢?如今他居然见到了!多难得啊,他要不要庆祝一下呢?

他的手腕上忽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晏行云终于把背在身后的双手松开,举到自己面前一看。

哦,果然是因为太过用力,指甲刺进了肌肤里,在他的左腕上留下小小一道弯月形的血痕。

他将左腕举在自己眼前,冷冷地笑了笑。

他也说不清在笑什么,或许是在笑自己。

而走出书房的两个人,此刻已经走到了“含光堂”的正堂。

或许是为了防止有心人的窥视,正堂里并没有点灯。

盛应弦刚刚进来的时候,正堂里就是一片漆黑的。

他来之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甚至看过庄信侯府的平面图。但他一进“含光堂”的庭院,就惊讶了一下。

按理说这样煊赫的侯府,除非是主子们都歇下了,不然决不会一片黑漆漆的也不点灯。

但他站在庭院里,注意到了西厢房中有灯光透出。但除此之外,东厢房的灯光显然比较黯淡一些,正堂更是一片阙黑。

而且,居然四下里连一个仆婢都没有看到。

盛应弦情知这是因为眼下非同寻常,晏世子是处于事实上的“圈禁”状态,若还是和从前一样呼奴喝婢,奢侈高调,绝没有好果子吃。

但盛应弦轻手轻脚推门进去的时候,还是心中带了一些感叹。

伴君如伴虎。即使这位君王并不那么英明神武,而是愈来愈显出偏听偏信的昏庸模样来,依然对年轻有为、允文允武的晏世子,有着决定性的威势。

旁人平日只见他风光盛大,何曾知晓他背地里如履薄冰?

这一瞬间,盛应弦倒是对这位“遗珠”,产生了几分同情之意。

……可是他一推西厢房的门,那点微薄的同情之意立刻就化为了一腔酸醋,让他心头又是酸辛、又是苦涩,只觉得自己应当比这位晏世子还值得同情!

因为在这个时候,晏世子才是小折梅名义上的夫婿,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她身旁,说话逗她开心,和她一起迎接深夜里他这个不速之客的到访……

而他呢,他多么像一个局外人,一个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硬要斜刺里横插一杠子,介入这一对中京皆知的神仙眷侣中间。

……听上去简直像是戏本子里不自量力的小丑。

他的道德感简直化作了一道金箍,在他的脑海里随时发出刺目的光来,在他一步步走向小折梅——不,谢大小姐的时候,也同时在一点点慢慢缩紧,直到将他的头颅箍得发痛,头晕目眩,痛不可抑。

几乎与此同时,那道禁锢着他的、道德感化成的金光,又仿佛能发出若晨钟暮鼓一般庄严沉重的声音,一声声警告着他:

你不可这样做,盛如惊。

即使你再渴望接近她,她也不再是你的了。

阔别五年,使君无妇,而罗敷有夫。

即使他再渴望见到她,可是见到了,又能有什么用呢?

……就像现在一样。

她的夫婿还站在他们身后的书房里,房门半掩着,但他心里清楚,她的那位被他的出现隐秘地挑衅了的“夫婿”,即使不曾露面,也还是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说不了。

他甚至连多注视她一时半刻,或在语调中带上更多含有情感的关切,都是错误的,背德的。

他是光辉正义的盛六郎,一生中从未行差踏错过半分……

而这种事本不应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