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第五个世界千里光】31

谢琇在内心叹息了一声。

……你真的能够迎接另一个巨大的秘密背后的真相吗, 盛六郎?你还有那样的余力来承担吗,盛六郎?

倘若你不顾一切地追寻到了真正的谜底,但在未来的某一刻,你还是会再度失去的话……

你还会保有这样明澈的眼神和心境吗, 盛六郎?

她久久地凝视着他, 最后说道:“……洞慧观。”

倘若他查到“定云道长”就是谢大小姐, 也无所谓。

只要他不再穷究下去,他也就不可能知道谢大小姐就是当年的纪折梅。

最多只是会奇怪,为何谢大小姐不主动出来说自己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吧。

……有什么要紧?

盛六郎应了一声,嘴唇翕动,似乎把“洞慧观”这三个字又重复念了一遍。

一阵凉风吹过他们两人中间, 卷起地上未扫的落叶。

谢琇这才恍然意识到,距离十月十二已经很近了。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这好像是一首诗里的句子。

那首诗还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 觉来无处追寻。

是啊,旧欢如梦, 无处追寻。

她最后凝视了盛应弦一眼, 目光十分克制地在他的脸上只停留了一息,就已移开。

“既如此, 我就告辞了。秋凉风冷, 盛侍郎留步,请勿远送。”

盛应弦:……!

他好像有一点惊愕, 但一时间又想不出是什么地方不对劲。

于是,他只能眼看着谢大小姐同样掀起帘子上了车, 谢家的马车走动起来,在他的视线里远去, 出了青云巷,拐了一个弯,彻底地看不见了。

……

十月十二,倒是个难得的大晴天。

虽是近冬的深秋,但那一天甚至连风都没怎么刮。

谢太傅府虽然人丁寥落,但前来道贺的人极多,因此场面依然显得十分盛大。

谢琇和谢璎关系极为冷淡,因此谢璎虽然按照礼仪,不情不愿地作为新娘的妹妹,坐在了新娘的闺房里陪着谢琇,但她们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不过谢琇倒也十分能够自得其乐。

她就那么当着谢璎的面,屏退左右,提起笔来,画了很多张黄符。

当然,她画的都是最简单的。藏几张在衣袖里,备着等一下觉得疲累的时候提神醒脑用,或者万一有人敢给她下马威的话,暗中给对方使个绊子之类的……

但谢璎坐在那里,看清楚了她这个可怕的姐姐正在画什么之后,表情就变得愈来愈惊恐。

……还、还可以现画的吗?!是要带过去给小侯爷一点颜色看看的吗?!

谢璎一脑补,就更加抓狂了。

好在小侯爷本人倒真是出色,很能称得上允文允武,再加上谢太傅压根无心为难他,因此他在门外没有受到多大的考验,催妆诗也顺利地做出来了,由谢琇的大丫鬟青女恭恭敬敬地呈到谢琇案头。

谢琇扫了一眼,只觉得小侯爷字写得还真是不错。

之前收到他亲笔写的帖子时,她就觉得他的书法自有气场,如今看了他在意气风发之下写的催妆诗,那一笔行书流畅写意,让人看了也不由得对他多生出几分好感来。

谢琇抿着唇,恰如其分地露出一个笑容来,回头吩咐青女将那张纸折好收进一个锦匣里,自己则放下手中饱蘸了朱砂的笔,将那几张黄符叠起来,十分自然地收进了自己嫁衣宽大的衣袖之中。

谢璎:“……”

然后,赶在晏小侯进来之前,谢大小姐回到了自己的床榻上端坐好,她的大丫鬟青女这才将外间的喜娘等人重新放进来,为她递上一柄团扇。

这里的婚俗,新娘以团扇遮面即可,并不需要红盖头遮住视线。

……因此,晏小侯等一下还得再做至少一首的却扇诗。

谢琇这么想着,带着点幸灾乐祸似的心情微微笑了。

今日的新娘眉目如画,在团扇的正上方微微弯起来,正好迎上新郎一脚跨进闺房时,抬起来望向她的第一眼。

晏小侯既是俊秀若好女,穿一身正红色的喜袍便更加显得秾艳出众。

他似是没有想到刚一进门,就能正好与新娘的眼神来个对视,但这毫无疑问是吉祥的巧合,他自然展示出了喜色,目光微微一亮,便站定在门口,像是一旦看到了今天他的新妇,便已经全副心思都投到了她的身上,浑然忘却了其它似的。

不得不说他这个定格真是太刷好感度了。

跟在他身后前来迎亲的人们,以及谢家这边派出的亲友团,凡是有资格在谢大小姐闺房这边出现的人,都发出了一阵善意的哄笑声。

谢琇:“……”

演。接着奏乐接着演!

她亦眉眼弯弯,愈发将团扇贴紧一点,却微侧过脸,像是一瞬间感到有些羞涩似的;长睫翕动,一下子抬起,向晏小侯的方向投过去一瞥,又飞快地移开目光,垂下视线,新嫁娘的满腔期待、喜悦与含羞,真个被她演绎到了十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