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一个世界五更钟】23(第3/7页)

这是什么Hard模式的复杂剧本。

……崔女士真是慧眼独具。

也对,能把普通宅斗剧本玩成一代女皇结局的大神,可能眼里看什么剧本都是Easy模式的吧。

那天,顶着李叙一脸莫测而费解的——很难形容的表情,谢琇和高韶欢把韫王李稚可能要造反之事对他和盘托出。

李叙听了却显得并不多么惊讶。

他叹口气说:“本王这位韫王伯父一直都心气很高,想当初他年轻时也是才华出众之人,奈何受限于出身,怎么也越不过如今的皇上……想必他心里早就生出许多妄念了吧。现下皇上龙体有恙,他怕是快要等不得了……”

他们三人在密室中密谈了大半夜,最后谢琇与高韶欢要告辞时,永王李叙亲自送到院子门口,还向他们两人拱手道:“本王身边虽然聘请了高手护卫,但并无多少得力的武林豪杰在其它方面也鼎力相助……若能得高少侠与谢女侠之援手,本王感激不尽。还盼高少侠与谢女侠善体本王之诚意,余则万事好说……”

谢琇心想,等的就是你这句“万事好说”。

他们并不打算深入掺和什么立储之争。但是作为正义的江湖豪杰,韫王叛乱的话还是不能坐视不管的。撇去高韶瑛或许牵涉其中、他们俩总得把高大少捞出来的缘由不提,韫王叛乱也是帮助高韶欢登上人生巅峰的关键一役。

高韶欢也同样需要这一役来建立他注定的功勋,在这种阴谋诡计和严酷战斗中迅速变得成熟、成长壮大起来,直至他最终成为原作里的那一位能够担负起剑南高家、朝廷要务与整个武林的基石。

她不能剥夺他的成长良机,她也不想这样做。

正好她也想要借着永王李叙与原作中未来的武林盟主高韶欢之力,将高韶瑛从那个黑暗的渊薮之中拉出来。

她希望给他一条退路,给他一个后退,改变,悔棋的机会。

原作里的许多剧情现在好像都有了一点出入。至少她记得在原著里,当韫王李稚的反意暴露出来的时候,现在的皇帝已经立了一位皇太子,并且由于皇帝龙体虚弱,宣布由太子监国。

韫王李稚大概也是眼看自己假如再不造反的话,一旦病重的皇帝驾崩,年轻沉稳而充满锐气的太子继位,他自己就一点机会也不可能有了,所以才仓促举事。

但在原作之中,毕竟已经经历过了一段时间的暗中筹备,韫王起事时就声势浩大,勾连了好几个藩镇,因此朝廷花了一年多才最终平定了韫王之乱。

然而,现在连个皇太子都还没有,韫王的阴谋就已经败露了。

永王李叙很显然希望借此机会把他这位皇伯父一下子钉死在耻辱柱上,让其永世不得翻身;所以永王需要确切的证据,能够拿到朝堂之上,说服皇帝、宗室和众臣的真凭实据。这样的话才能一石二鸟,不仅能够彻底打压下心怀不轨的韫王,而且能够稳固永王将来成为太子的声望与地位。

可是,怀安郡王李秧不过是个太平王爷。他们一脉之所以被皇帝看中,也就是因为怀安郡王胸无大志、才干平庸、毫无野心,即使他的儿子被皇帝选为继承人,也不用担心他的手会伸向朝中,把朝政弄得乱七八糟。

这种形象固然能为他们一家子加分,可是当他的长子真的被召入京中,距离太子之位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却无形中成了一种短板。

未来的皇太子殿下缺人手,更缺人才啊。

高韶欢好像也由此振奋起来了。他前一阵子骤逢家变,原本就背负着对大哥的深深愧疚,一下子又被大哥的设计和离去弄得措手不及。

现在祖母重病卧床,父亲严重失职,虎符被盗证明了父亲的无能,致使父亲颜面尽失……但他才是那个被祖母和父亲不惜一切代价拼命捧上高位的受益者,甚至有那么几次,他站在庭中,四顾茫然,不知道该怨恨谁、怪责谁才好。

祖母有错吗?父亲有错吗?……有的。

他们都大错特错了。

不应该执着于维持剑南高氏武林世家的地位迷思,而眼界狭隘地只看武学天赋,不计其它。大哥明明就是比他长袖善舞得多的人才,将来也定能率领高家,调停争端、主持事务、组织盟会,继续维护高家百年来的风光。

可是他不敢说。因为他才是那个被祖母和父亲看好的、维护的人。高家也好、江湖也好,人人皆可非议祖母与父亲的错误,唯独他不可以。

是大哥错了吗?……是的。

设计圈套,盗走虎符,为西南军权制造巨大隐患,还有可能与叛贼韫王沆瀣一气,一点都不给自己留后路……高韶欢现在每次一想到要为大哥脱罪有多困难,都伤脑筋得想拿头撞墙。

可是,没有当初的继承人易位,大哥就还是当初的大哥,是永远沉稳可靠、谦冲从容的高氏少主。武学方面不得寸进,也并不是什么全部,他自可以在其它一切方面发挥他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