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明了

整个七月大约有一大半的时间, 陈缘知是一个人在图书馆度过的。

每天八点钟准时到达图书馆的阅览室,每天晚上七点准时离开。

虽然是一个人去自习,少了许临濯的陪伴, 但两人却经常通信,讯息也和往日两个人呆在一起时那般密切, 仿佛他们不曾分离过。

许临濯会每天给陈缘知发在夏令营的照片和一些有趣的课程, 偶尔倒一些苦水,比如北京的外卖和过早关门的商场;

陈缘知也每天在和许临濯的对话框里打卡当天做的题目和阅读的资料, 有不会的题目也会问许临濯,和他分享一些自己拍的风景。

只是, 每当夜晚降临,总难以避免心绪的变化。陈缘知常常一个人走出图书馆, 看着落满整个广场的月色,常常会驻足凝望,似乎在出神地想着什么。

但她从不承认, 那是对某个人的思念。

……

夏令营迎来了开营以来的第一个周末, 大家各自约定着要去逛北京的景点。

“临濯, 你今天打算去哪玩?”

许临濯笑道:“我和我们宿舍的同学打算去雍和宫。”

“诶——雍和宫超多人的啊!你们预约了吗?”

许临濯:“预约了。”

“那里面有什么好玩的啊?我们都没了解过。”

“就是个寺庙,”许临濯的舍友走了过来,勾着他的肩膀嘻嘻哈哈地回答,“许临濯听说这里面求的手链很灵验, 打算给他朋友求一个呢!”

北京的雍和宫作为一个前身是王府的寺庙,最出名的除了香火旺盛外,便要数其中法物流通处的手串和手链了。许多人慕名而来求一根手链, 绿水晶代表学业顺利, 蓝水晶代表健康多福,粉水晶则代表姻缘美满。各人有各人所求, 买的手链种类和颜色也就不同。

“所以许临濯,你是打算给你朋友求什么?”

许临濯垂下长睫,笑道:“学业吧。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应该是提高成绩。”

“那你要买吗?那么多人排队,你就帮你朋友跑一趟,自己不求一根?”

许临濯:“我自然也有所求。”

……

七月下旬是夏日最浓郁的时刻,沥青路几乎要被猛烈的阳光晒化,路过树影繁密的地方,会听见震耳欲聋的蝉鸣声。

陈缘知便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收到了一通预料之外的电话。

此时的陈缘知坐在车里,正在去机场的路上,表情很是意外:“你下学期要来春申了?”

电话那头传来声部较低的女音,听得出来声音的主人似乎是刚刚起床,喉咙里滚出来的音节还有些未散的慵懒和沙哑:“嗯,我们艺术生从高二开始要转去春申市的主校区上课。”

陈缘知惊讶过了之后是很开心的:“感觉上了高中之后,我都好久没见到你了。奚北,你什么时候来春申?我去接你。”

楚奚北在话筒对面轻笑,“好啊。你最好是。”

“说起来,今年好像是我们认识的第13年了。”

陈缘知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楚奚北的时候,还是在四岁那年,她们俩还在上幼儿园。

这段友谊的起因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陈缘知小时候不吃木耳,但幼儿园的午饭偶尔还是会有木耳出现。而那天吃午饭的时候,楚奚北刚好坐在她身边。

陈缘知那时为了不吃木耳,一本正经地对着楚奚北说:“这个是木耳,吃了可以美容的哦,会变得越来越漂亮!我不想变漂亮,所以这个都给你吃吧!”

那时的楚奚北还很可爱,很好骗:“哇,真的吗!谢谢你!”

陈缘知:“不客气!”

陈缘知每次回忆起这段往事都会乐得哈哈大笑,如果楚奚北正好在她身边,那楚奚北就会朝她翻一个大大的白眼。

后来,也许是因为巧合,又或许是因为缘分,两个人又读了同一所小学,整整六年都在同一个班。

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友谊太纯粹,太难割舍,但往往也是无法长久的。陈缘知身边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童年时非常要好的同伴,随着升学、转校、分班、搬家、交新朋友,逐渐就会冷淡遗忘,就这样和对方走失在长大的时光丛林里。

陈缘知后来认真地思考过,她发现,她和楚奚北没有在长大的过程中走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们真正欣赏并且理解对方。

两个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里,有着不同的性格,但堪称奇迹的是,两人的三观相符,也都有着近似的行事风格。虽然两个人的共同爱好不多,但却恰好对彼此的爱好非常向往,以至于总有源源不断的话题可聊。

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们足够珍惜彼此。她们有过很多次断联,但忙完之后总会主动地联系对方,她们彼此牵挂,是最了解对方过去的人,也拥有无数美好的共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