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页)

和现在的巫澄几乎就是两个人,照片上的人瘦得只剩骨头架子,发尾染成枯草似的黄色,眼睛被过长的刘海遮住,表情流里流气像个小痞子。

宋泊简看了一眼,就把学生证合上放在一边。

巫澄倒是被照片里的人冲击到,小声:“那是谁啊?”

没想到少年根本没认出照片上的人是他自己,宋泊简又拿起学生证打开,还没开口,姥爷先冷漠开口:“那是你。”

同时,巫澄也看到照片旁边自己的名字。

巫澄。

……

巫澄默了两秒,好像被人当头敲了一榔头,眼皮耷拉下去没一点精气神。他伸手叠在宋泊简手上,隔着宋泊简的手把学生证合上放在一边。

气氛再次沉默下去。

宋泊简开口:“那现在怎么办?他是想读书的。”

为了让老人知道巫澄是个有理想肯上进的好孩子,他还主动提起,“他还想学考古,到时候和爸爸妈妈做一样的工作。”

又看巫澄,眼里带着鼓励:“对不对?”

巫澄连连点头。

宋泊简还是看他,眼神温和。

巫澄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和老人说话拉近距离,不想让他失落,于是忍住不好意思,怯怯开口:“想的。”

读书还是很重要的,宋泊简和他说了,想做考古工作者首先要有相关知识,最简单的就是大学读相关专业,还可以再考个研。

虽然他不太知道大学和考研是什么,也不太知道怎么考大学或考研,但知道肯定是做学问,一定要读书的。而他自认自己还是很会读书的,上辈子卧病在床只能读书,一肚子诗书。现在来到千年后,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认识了现在的字,接下来再学诗书应该就会简单很多。

想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巫澄也有了点信心。再加上话已经说出口收不回来了,他又补了一句:“想考大学。”

得到他的回答,姥姥姥爷表情好了一点。

不是非要看那么一纸学历证明,但就是看不得小孩年纪轻轻只知吃喝玩乐没有志向,没办法接受他染头发流里流气当小混混还中途辍学。现在看巫澄态度良好,觉得他不是无可救药。再加上他想学考古,自然让老人想到女儿女婿,对巫澄更多了一份耐心。

只当是辍学之后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了,姥姥放缓声音:“那就学习啊,可以去高中借读。也是一样的。”

宋泊简蹙眉想了想,委婉:“他基础不太好。”

姥姥:“那从初中开始读,先把基础打牢。”

少年很久没看粉红熊了,上次看的网课好像已经学到初中了。他读了杜甫的诗后惊为天人,那一周都在背初中课本上的古诗词。他声音软绵很平常的念着,但读起诗来有种说不出的味道,韵律浑然天成,好像清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很好听。

不过巫澄好像只看语文,尤其喜欢诗词文言。

宋泊简隐隐觉得不对劲,但看姥姥姥爷好不容易和缓下来的表情,并没有多说。

旁边巫澄更是安静坐着一言不发,只是伸手默默把学生证拿过来,不死心的又翻开仔细看学生证上的每一个字。

他们两个不说话,姥姥姥爷就商量起让巫澄去哪所初中借读。

“附属初中就挺好的,希音和泊简都是在附属初中读的,老师也都熟悉,教起来应该也更用心。”

“附中离家也近,平时上下学也方便。”

“如果觉得和其他同学年纪相差太大,也可以先上高中,一边学着高中的,一边请家教老师补初中内容。”

“愿意读书就好,总有法子的。”

“想学考古也好,爸爸妈妈都是做这个的,也是继承他们的志向了。”

两个老人做了一辈子老师,现在安排起这些有条不紊,甚至说着说着想到家里还有当时宋泊简的初中卷子,从书柜里翻找出来,放在桌子上,告诉巫澄:“你试着做几道题,看看基础怎么样,到时候好给你请家教老师。”

桌子上的卷子纸页枯黄,前几张上写着字。

老人说这是宋泊简的卷子,上面的字也是宋泊简的,没有现在的俊逸潇洒,一笔一划还带着些许青涩。

巫澄仔细看了会儿宋泊简的字,又往后翻了几页,但写了字的也就那么几张,很快就到了空白卷子页面。

宋泊简把笔放到他手里,说:“随便写,不会就空着。”

巫澄握紧手里的笔,在三人注视下,认真看卷子上的题。

两秒后,他眨了眨眼,呼吸渐缓。

一分钟后,他开始翻页。

第五分钟,他在默写古诗词页面停下,终于落笔。

黑色水笔落在卷子上,横平竖直,偏偏写出来的字却是圆滚滚歪歪扭扭的,好像蚂蚁到处乱爬划出来的印子。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