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2/2页)

事实上呢?

事实上是,这些都是假的。

沈崇到现在还记得沈玉耀出生时是什么样,那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清晨,在第一缕晨光划破天际,撕破黑夜时,他的女儿出生了。

后世为什么会传出这些奇怪的流言,有时候可能并不是帝王自己说的,而是民间为帝王冠上的。

人们都喜欢议论一些人生而不凡,以此来塑造追崇之人的“神格”,当时的玉阳大帝的到了天下人的爱戴,于是就有一些人,将这些神话传说扣到了玉阳大帝的头上。

传到后世,因为时代久远,后世便信以为真了。

“这都是假的,父皇,请允儿子向天下人澄清此事。”

太子没忍住,跳出来说道。

百姓愚笨,若是听信了天幕所言,即使他们没有亲眼看见,也会认为是真的,那到时候沈玉耀在民间的声望,将会一骑绝尘,太子拍马都比不上了。

古往今来可没有任何一个皇子公主,能让天上的天幕,为他们宣扬美名的。

这跟有神仙背书,有什么区别?

曲贵妃说道:“太子急什么,公道自在人心,又何须向百姓说明一切?庶民们或许原本不相信,太子这样一说,就不一定了,须知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心虚你急什么?你急了,那就是你心虚,你难道真觉得玉阳能将你的太子之位夺走?

曲贵妃一想,觉得还挺好,玉阳若真的能成为太女,她巴不得呢。

只要能让皇后太子这对母子心里难受,她就高兴。

沉浸在敌人吃亏我有福喜悦中的曲贵妃,完全没有看见亲儿子申王沈清瑾的目光。

对皇位有心思的人可不止一个,沈清瑾目光幽幽的望向沈玉耀,他从来没有将这个妹妹看在眼里过,没想到她还成了个威胁了。

天幕继续介绍着大帝的生平。

“大帝在十五岁之前,只是平平无奇的后宫公主,未曾进入朝堂,也没有想过要争皇位。直到她十五岁那年的中秋节,宫中设宴,皇帝一家同欢,太子沈濯琮在宴上与太宗皇帝吵得不可开交,这场风波导致与太子关系极好的大帝,不得不站在了台前。”

天幕上转场,煌煌宫殿之中,身穿帝服的男人与太子服饰的青年争吵不休,因为这段天幕一直在解说,所以并没有声音传出,人们也就无法得知,皇帝与太子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吵成这样。

沈崇眯着眼睛,目光落在了太子身上,看来这件事都是太子自己作的,和玉阳没有丝毫关系,甚至玉阳出面,还有可能是为了捞太子。

没听天幕说,沈玉耀是不得不站在台前的吗?

想想也是,玉阳可不是那种会揽权的性格。

沈崇又摸了一下女儿的小脑袋,心里对太子的不满加深了些许。

沈玉耀则一脸懵,她现在内芯还是原本的小公主,听天幕说起未来,总觉得很不对劲。

按照她的性格与行事风格,太子与皇帝争吵,她会出面去解决吗?

大概是会,但估计会好心办坏事,将事情闹得更加不可开交。

穿越而来的沈玉耀前期尽量按照小公主的性格行事,只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做手脚,所以人们听着前期她做的事情,并不会觉得又突兀之处。

后来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天幕继续解说。

“在这段时期,太子与皇帝的争斗更加激烈,朝中更是掀起了惊涛巨浪,后世记载,当时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左州贪污案,那笔赃款牵扯出太多人,贪污的杜高俊在狱中离奇死去,他最后让整个太子党与他一同陪葬。”

皇帝听到这儿,看太子的目光陡然变得愤怒起来。

不是因为他不清楚左州的贪污案有太子手笔,而是他没想到,太子会愚蠢到将杜高俊杀了,还暴露了此事。

怪不得后面太子会失败,这件事真爆出去,那就是天大的丑闻,污名满身,这太子之位,沈濯琮确实坐不得了。

太子脸色惨白,他抬头祈求的看向皇后,想让皇后救他一命。

皇后刚要开口,就被天幕接下来的一段话吓得手脚发软。

“这段历史中,着墨最多的,就是两朝世家,出过两代皇后的郑家,满门抄斩,夷三族,偏远旁系流放三千里,郑家也因此被誉为历史上结局最为惨烈的世家。”

那真是一条狗都没办法好好走出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