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2/2页)

铜板?

沈青云和徐上卿尴尬了,她们是从现代来的,身上只有一身衣服,哪儿来的铜板啊。

“你们是不是从外地赶来京城玩的?若是不嫌弃,明日就同我们一起走吧,我们可以一尽地主之谊。”

两位姑娘似乎看出了沈青云两人的囊中羞涩,体贴的没有说出口,而是提议道可以跟她们一起出去玩。

甚至晚上落脚地点也已经确定了,就去其中一位姓楚的姑娘家中。

“我家中还有一个表妹,正在女子学堂上课,我下了工就去接她,不如你们与我一同去,表妹学问极好,看你们也是读书人家,或许可以切磋切磋。”

新阳年间,女子开始读书,文学之风大胜,到处都能看见人们相互切磋文学的场景。

一些简单的文学小游戏也因此盛行起来,比如行酒令等等。

“好,我行酒令玩的可好了!”

徐上卿直接拍着胸脯应下了此事,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难道她一个上了十几年学的人,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吗?

事实证明,真的比不上。

现代人上学,学的都是科学知识,是当下急需掌握的一些东西,对比古人学习的东西,确实是深奥了不少,但是论起诗词古文,她们远没有真正的古代人熟练。

这是时代的局限,后代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能在生活中应用的古诗词,只能被她们暂时放到一边。

如果沈青云两人是正儿八经的古文研究生,那可能还能与古人有来有往一些,但是偏偏她们俩是正儿八经的工科。

于是晚上,她们就被一个还未成年的少女给打败了。

少女打败了她们也并没有骄傲的神情,而是非常淡定的冲她们行了个礼,又同表姐说一声自己要去温习第二日的功课,就先回房了。

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实在是优秀的让人惊叹。

“你家表妹名字是什么?”

在这个时候,徐上卿才想起来,她们玩了一晚上,还不知道表妹的名字呢。

“她叫丁晴,今年才十岁,我一姨母家中有两个孩子,丁晴和她妹妹丁小小,都是读书的料子。”

丁晴?那位被誉为铁血尚书的丁晴?

还有她妹妹丁小小,那个被誉为水利之神的人。

那怪不得打不过,谁能打得过五项全能,在朝期间曾经当过六部尚书的丁晴啊!

徐上卿和沈青云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难道在梦里,她们可以见到那些过往的历史人物吗?

这也太厉害了!

“好了,天色已晚,明日我们还要出城呢,各自先休息吧。”

楚姑娘说完,便告辞离开了,沈青云正想着在梦里还怎么睡觉的时候,眼前一亮,往外一看,天色已经大白。

不愧是梦!

“两位姑娘,可收拾好了?”

楚姑娘敲门,要带着她们出城去了。

其实现在沈青云和徐上卿更想去皇宫看看,见见那些史书中的人,但是即便是在梦里,她们也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宫可不是谁都能进的。

万一没进去,还把小命给丢了……

话说梦里会死吗?

“收拾好了,这就来!”

根本没睡,哪儿需要收拾啊,两人赶忙出门。

花楼机在课本上,她们看见过很多次,这还是第一回 亲眼看见,巨大的花楼机就矗立在那里,工人熟练的做工,一匹匹布料就在她们的注视中被织造出来。

“好神奇啊,虽然看过很多次,但还是会感慨古人的智慧。”

徐上卿的感慨被沈青云听在耳中,她赞同的点点头,和周遭的百姓一样,扯着脖子看花楼机。

花楼机的织造速度当然比不上现代的织布机,但是想想这是一千五百年前,连工业基础都没有的朝代。

花楼机对于原本的手工织布,效率上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听说花楼机在刚推广开的时候,还曾经闹过事,很多人过来哭诉花楼机抢了他们的生意,后来被查出来,那些人的生意根本就不是花楼机抢的,是有心之人想借此机会闹事,将当时负责推广花楼机的石采文弹劾下来。”

在新阳年间有明确记载,为了不扰乱本地的织布产业,前期花楼机织造的布料全都通过新港倾销海外了。

玉阳大帝对经济和民生的控制力,也是后世人吹的一个点,纵观史书,再也没有一个比玉阳大帝更像穿越者的皇帝了。

但是穿越这种事情,在一千五百年后的尚且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时的大庄又怎么可能有?

所以就是玉阳大帝自己牛!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

花楼机看完,徐上卿和沈青云又搭乘公交马车回了京城,她们的梦还没有结束,或许还会遇见一些意料之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