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4/4页)

牲口哪儿有不患病的,杨书仁当时真没多想,甚至还宽限了哈萨伊一段时间,想着与其送一批病马入营,再染上别的马,不如送一批健康的。

晚点儿就晚点儿。

谁知道哈萨伊还有造反的计划。

早知他要造反,这马说什么也得与往年一样,提前交上!手里都是病马也比全便宜敌人好。

“周某现在就带人过去,让他赶紧将马交上去,就说西北军在催了,有曲将军在,量他不敢继续拖延。”

周典一拍桌子,决定带人上门去拿马,抢也得抢来!

在草原这种一马平川的地形,手里有马和手里没马,造反的力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狗急跳墙,你带几人能保证全部平安归来?”

元清影真是服了这三人,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依她看,三个傻子凑一起,那是三个更傻的傻子。

治理一方时,三人手段稚嫩但还算稳妥,遇到事情就差了些,不够冷静。

女子学堂出来的女官们普遍能力比被派到草原上的男子强,这是因为当初女子学堂里的女学生,都是达官显贵出身的女子。

她们的眼界与经历,放在大庄那也是能轻松打败一大票人。

何况这些读书读傻了的普通秀才,他们大多出身寒门,资源远比不上高门大户。

身为同僚,杨书仁三人非常认同元清影的能力,故而元清影一句话,就让想要出门的周典给停住了脚步。

“稍安勿躁,要相信陛下自有定夺,况且此地还有西北军驻扎,他一旦起兵,西北军必定能平息叛军,我等不是哈萨伊对手,万不可以卵击石。”

“元县丞说的是,周县尉,你先坐下,你现在这副模样出去,怕是还没到哈萨伊面前,就被他的探子识破目的,让他先一步出手了。”

杨书仁拉着周典坐下,周典顺势落座,垂眸时满脸落寞,他拱手行礼,十分抱歉。

“诸位同僚,让大家见笑,在下只是、只是不想战火四起。我等不知熬了多少日夜,费了多少心血才有今日王庭镇之繁荣,一旦燃起战火,这繁荣便会如纸般被戳破,不复存在,在下一想到这些,便心中郁郁不能自已。”

“理解理解,谁不是呢。”

吕遥其实也担心自己的前程,但要说他没有丝毫担心王庭镇的未来,那绝对是假话。

付出那么多,他们都希望王庭镇日后能越来越好。

他们还没有正式踏足官场,也没有像官场中那些历经多地历练的官员一样,五六年一换地界,只把一地当做踏板,从不当做故乡。

一腔赤诚碰上百废待兴的王庭镇,亲手将它从凌乱破旧的草原部族驻扎之地,变成如今有模有样的繁花小镇,就像是他们养大的孩子一样。

实在是不舍得王庭镇受到任何伤害。

“都平复一下心情,京城没有传信之前,莫要轻举妄动,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可别被人害了。”

元清影见气氛低沉,便鼓励他们道:“只要咱们活着,即便王庭镇毁了,咱们也能再造一个王庭镇,若是咱们死了,名字便会如同这草原上的草,一岁一枯荣,很快便不见昔日痕迹,也不会有人记得。”

谁不想付出有回报?

所以付出没有回报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元清影拿这件事一说,他们都不敢害怕了。

这个安慰真是立竿见影的好用。

在一众人焦急的等待中,京城的邸报传来,与之一同来到草原的,还有那数不尽的商人,他们带着钱财,来草原购买棉花。

因为他们的到来,所有草原人都开始努力的赚钱,毕竟只要有人,就有生意,就能盘活一地的商业。

这种情况下,赚钱的风刮得太大,其余声音就如同石子掉入大海,转眼一点儿痕迹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