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4/4页)

肃王的话说的很严重,上来就用祖宗礼法压制沈玉耀,恨不得将沈玉耀所作所为上升到与整个大庄的礼制相对抗的地步。

他一发话,百官都沉默了。

这是沈氏内部乱了?

几个站在前头的大臣对视两眼,不知道该说什么,劝架不够格,看热闹的话,又怕被沈玉耀记恨。

毕竟皇帝的热闹,可没那么好看。

想到这儿,他们用幽怨的眼神看了眼肃王,真要是有事儿,不能下了早朝找陛下私下说吗?非要在早朝上说,就算说的是正事,那也太不应该了。

要不他们告退吧?

几个尚书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倒是那些新被提拔上来的年轻人,都暗戳戳的看向肃王,想要看看热闹。

完全不管这热闹会不会让皇帝记恨他们。

沈玉耀没那么小心眼,而且她不觉得这是一场内部矛盾。

皇帝身上发生的事情,就没有小事,因为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国家的未来方向,一旦她被宗亲说服,那就成了宗亲手中的傀儡。

到时候这个国家要如何发展,全都是宗亲说了算了。

干脆让宗亲出个人当皇帝啊!

真要是让他们上,他们才不上呢,做幕后黑手多好,出了事让皇帝挨骂,不出事他们享福。

沈玉耀对沈氏宗亲的不满已经不是一点两点了,从她被立为太女后,这些宗亲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肃王,大庄承前朝制度,而前朝又是按照前前朝,你所说的祖制,是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吗?那个时候还有人祭传统,你们难道死了之后,要殉葬他人吗?”

沈玉耀就很烦听人说什么祖制。

什么祖制啊,人要学会不断变更,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追求而变更。

如果固步自封,一切遵循古制,并不会让社会环境回归到古时圣贤时期,反倒会造成天下大乱。

“陛下,此事与草原之事,并无关系。”

肃王听不太懂沈玉耀在说什么,他说的又不是殉葬的事情。

“是啊,那你口中的祖制,又和朕要打下草原有什么关系?大庄的版图,是靠手中刀枪打下来的,不是靠你说的什么祖制,真要是全靠祖制,要不要朕将皇位,让给那周氏子弟啊?”

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就是周氏天下。

肃王想象过自己站出来,沈玉耀会用什么话来反驳他,但是他没想到沈玉耀会如此不给他面子。

甚至一点儿余地都没有,直接全盘否定了他的话,还给他扣上了一个想要还江山社稷给周氏的帽子。

如果这天下姓周了,他身上的王位都保不住,毕竟他是因为这天下姓沈,才能站在沈玉耀面前大放厥词的!

“陛下,臣绝无此意!只是草原蛮荒之地,怎配与我大庄相提并论,甚至还让大庄官员前往,悉心教化,这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挑选一批考入朝中的官员去那个地方,在肃王看来,就跟送了一堆人才流放没什么区别。

“古有圣人,教化众生,今有大庄学子,提笔入蛮,为国拓疆,均是大善之举,何谈浪费?肃王,朕看你是老糊涂了,来人啊,送肃王回府。肃王就在府上抄写启蒙书籍十万本,为草原上不通教化的蛮人,带去文字吧。”

沈玉耀懒得再折腾,直接摆摆手让禁军上前,将人扣下去。

其余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展开震惊到,甚至有些没反应过来,就看到元石陆动作熟练的命禁军将肃王的嘴堵上,不消片刻就将人给拉下去了。

等与肃王相熟的朝臣想求情的时候,肃王人都没影儿了。

这……

一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想法。

必须听陛下的话,赶紧把草原那边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