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4页)

在去学堂的路上,她发现一路同行的女童多了不少。

“附近只有这一间门收女学生的学堂,陛下都主办了女子学堂,这些迂腐之人,竟然还死咬着牙,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都是借口!分成两边坐不就好了。”

“就是,我们都不介意孩子跟着一个男夫子读书,他反倒先忸怩上了。”

“哼,他不乐意教,乐意的人多了去了!这份钱,总有人愿意挣走!”

方九娘听着路上送孩子的夫人们的交流,心中对京城更加熟悉了。

她原本还想,是不是她在方家村听到的,只有男子被允许入学堂读书,是她记错了。

没想到她没记错,只是因为出了一个主办了女子学堂的皇帝,所以底下出现收取女子的学堂。

“你家大儿不是已经送去读书了吗?又送了小女儿去?没想到你家中如此宽裕。”

“不宽裕,我这是让家中大儿别继续读了,他脑子笨,读了几年也不见背下几本书,哪儿抵得上他妹妹,别看小女今年才七岁,她已经能将四书通读了。”

“天啊,那你家日后岂不是会出个女官?”

“哈哈哈哈,得您吉言!”

方九娘听到这儿,疯狂扬起嘴角,女子学堂之前是明王殿下负责,而明王殿下说了,只要她把书读好,日后明王府属官中必定有她一席之位。

也就是说,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女官了,不用借谁吉言。

在初升的朝阳下,京城中年轻的孩子陆续走入学堂,开始聆听老师教诲。

而百官则陆续走出大殿,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下朝了。

在前方走的几个尚书,脸色都不是太好,有人更是灰头土脸,其中以费有道脸色最为难看。

郭百灵跟在费有道身后,偷偷暗笑,他早上看了好大一出热闹啊。

沈珉玥看着脚步沉重离开的几位尚书,脸色同样不太好看,她叫住了身后准备离开的宗亲。

那位宗亲算是庄高祖叔叔一脉,离现在的沈氏有一段距离了,但是因为庄太宗上位杀了不少兄弟,剩下的矮子里面拔高个,这一脉竟还算比较亲近的。

“皇叔,宗室内部还是无法达成一致吗?今晨陛下的态度,大家也都看见了,难道宗亲要与陛下为敌,站在陛下对面?”

“明王,话不能乱说,宗室永远是陛下的依靠,天下姓沈一日,宗室就会支持沈氏皇帝一日。”

皇叔肃王原本是郡王,后来升为亲王,但他这个王爷名头的含金量比不过沈珉玥的明王,所以在面对堂侄女的时候,肃王的态度非常友好。

但友好不代表不强硬,肃王说话一向滴水不漏,而今也是。

就好比此刻回答问题,好像是回答了,又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回答。

“朝臣都已经软化了态度,开始思考如何帮助陛下收服草原,宗室却一言不发,以沉默对抗陛下所想,这态度可称不上支持。”

“明王为陛下左膀右臂,又是宗亲代表,明王所想,便是宗亲所想。”

说了半天,肃王也没有吐露出一句宗亲支持沈玉耀。

沈珉玥看着肃王,冲他露出一个假惺惺的笑容,然后看着肃王告退离开皇宫。

想想驿站那边跃跃欲试,想要夺回王族珍珠的草原王族,再想想朝堂上一个比一个固执的难说服之人,沈珉玥略感头痛。

这是新的困难,远比之前她去方家村查东西要难得多。

只是不知道,面对宗室这种态度,陛下又将如何做?

沈玉耀的做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不管宗室。

宗室有什么好在乎的?

如果宗室很强大,那必定就代表着朝堂上朝臣的势力也很强大,这个时候宗室就是君王用来平衡势力的一种工具。

而大庄刚刚建国十多年,历经两位还算贤明的君主,在前两个皇帝的领导下,朝堂别提多稳固了,根本已经没有什么刺头能阻碍沈玉耀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宗室如果手上权力太多,反倒会成为那个刺头。

好在宗室都没几个人,距离沈玉耀血脉较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就这么几个人,难道还能换皇帝不成?

换皇帝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太后手里,宗室只要无法说服皇太后,那沈玉耀的位置就稳如泰山。

相反,宗室想要保持自己高人一等的位置,就必须维护好与沈玉耀之间门的感情。

草原的归属问题,看似是沈玉耀要求到宗室头上,让宗室同意她的想法。

其实是宗室一直有求于沈玉耀,既然是有求于人,那必定态度谦卑,不老老实实听话就够奇怪了,还想控制沈玉耀的想法吗?

如果真有宗室这么干,沈玉耀会笑着拍手,送对方上黄泉!

沈玉耀认为这群人应该会识时务,谁知道前有早朝之上,费有道没有按照她所说,准备恩科,招收女官,增加官员名额,设立草原官员,后有宗室女入宫,说服曲太后劝说她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