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4页)

费有道怀疑自己几十年官场白呆了。

其实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何况是人,若郭百灵是个心胸宽阔的人,即使流言入耳,也能一笑而过。

可惜郭百灵不是,他不光不是,还对费有道心怀怨恨。

于数当时被革职查抄,两个侍郎都有可能继任尚书之位,费有道为左侍郎,郭百灵自然是比不过。

按理说,这是因为朝廷规定,和费有道没什么关系,可是一想到当初于数上去时,郭百灵就是右侍郎,郭百灵就不高兴了。

左侍郎的位置空出来,应该是他这个右侍郎补上,于数看重费有道,说费有道能力更强,硬是将他提了上去。

本来如果于数是尚书,郭百灵做右侍郎便做了,慢慢熬下去,终有一日,郭百灵能坐上左侍郎的位子,等于数退下,那尚书之位不就是他的了?

他比费有道年轻,比于数也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可以熬!

但是谁也没想到,于数上去才几个月,就被太女给解决掉了,这吏部尚书的位置又空了出来。

郭百灵一想起来因为自己当时退了一步,所以和现在的尚书之位失之交臂,他就气得不行。

对费有道自然是不满极多。

再加上他还听到了有人传过来的闲话,说蔡有志跟费有道,直言他能力不行。

他可不就更生气了。

生气也没办法,事实已经造成了,况且马上就要进行太女登基大典,他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没那么多时间让他琢磨怎么搞政治斗争。

六月初七日,沈玉耀乘坐车辇从皇宫出发,一路在百姓的围观之下出了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敬宇山去了。

禁军和京州府兵两厢出动,将京城和附近是看管的严严实实,严禁身份不明之人的靠近,同时沈玉耀身边,出了几个宫中的宫人与心腹大臣外,那是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沈玉耀的安全。

毕竟她是大庄未来的君主,如果她出了事,那大庄基本上就完了。

更不要说还是在草原刚刚被大庄给打趴下的时候,这个时候更有不少人心怀怨恨,想要报复沈玉耀,必须要千防万防。

到了敬宇山,沈玉耀想要下车登山,都被元石陆和杨青联手劝住了。

让她千万注意安全,最好是直接叫车辇入敬宇山上的行宫。

“不必太过小心,吾既然要继承皇位,承担天下之责,自然是行得正坐得端,光明正大,没什么好怕的。”

沈玉耀自认身手还行,身边还跟着那么多人,这要是还能有生命危险,那真是老天不让她继位。

沈玉耀一路走来还是挺顺利的,她不觉得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会出什么差错。

当然,确实该小心一些,毕竟如果因为她过于自大而出事,那沈玉耀一定会气死。

沈玉耀就是劝元石陆与杨青别那么紧张。

登基大典是一群人享受从龙之功成果的时刻,也是皇位继承者得偿所愿的时刻,理应是君臣同乐才对。

只不过因为先皇新丧,他们不能表现的太高兴,但也大可放松些,不要紧绷着。

元石陆和杨青应了声是,同时接着警戒的看向四周,没有半分松懈的意思。

沈玉耀见他们还是很严肃,想了想决定听话坐车辇上山,不让手下脆弱的神经再受任何刺激了。

她可真是个非常体贴的好上司。

希望她的手下,日后可以好好给她干活,不要搞事情!

敬宇山祭天登基,是自庄高祖而来的习俗,说起来似乎是自古以来,其实算一算距离庄高祖登基至今,也不过三十余载。

三十多年光阴转瞬过,而执掌神器的人,却已经换了两拨了。

沈玉耀身穿玄朱二色衮服,头戴沉重的冕冠,这一身少说有二十多斤重,但凡是个身体不好的,都能被压趴下在这儿。

但是沈玉耀却感觉自己轻飘飘的,并不能具体感知到那些重量,天地间的一切都像是被蒙了一层看不清的纱,她唯一能看清的,只有手中沉甸甸的装玉玺的盒子。

那代表着天下归属。

皇帝啊……

礼官高声朗诵着祭文,晦涩拗口的文字化作一种似乎真的能沟通天地的语言,人人肃穆的站在祭坛之下,静静等待着新皇的诞生。

沈玉耀想,她没有任何一个时辰,像现在这样,清晰的感知到自己即将成为皇帝,成为天下臣民人人敬仰的共主。

权力即为生杀予夺,现在她犹如神明,一个念头即可翻云覆雨,捣乱山海。

但同时她又再得到权力的同时,极端的克制着自己。

她不能行差走错,因为历史赋予她的使命,她还没有完成。

使命的责任是一把枷锁,它存在一天,沈玉耀就永远不会迷失在权力之中。

祭文终于念完,沈玉耀也已经走到了最高点,她回过身,居高临下的俯瞰江山,人在其中变为微小如尘埃的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