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2页)

刘二花笑了笑,平常这段时间,他们一家人就在家里呆着,身为佃户,夏老爷不让他们出去干活,他们就不能去。

不然夏老爷就会将他们一家赶走,不再租地给他们。

如果夏老爷家里要兴土木,需要人手,他们就得自备干粮去干活,运气好还能活着回来,运气不好,就死在那里了。

本来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日子,没有任何希望,每一天活着就只是为了麻木的活着。

但是突然,夏老爷被官府抓起来了,他的地,直接还给了他们这些佃户!

虽然刘二花不懂,为什么夏老爷的地给他们,官府要说是还给他们,但她知道,只要好好过日子,他们一家人都能吃饱穿暖。

而她新生的孩子,再也不会像之前的孩子那样,被饿的一直哭一直哭,病殃殃的很难落下。

十一从外头跑进来,直奔灶台边,看着锅里的菜汤眼睛冒绿光。

“阿娘,能吃了吗?”

十一从来都很乖,再饿都会先问上一句。

刘二花拿出几个陶碗,盛了三碗汤,放在破桌子上,拿了几个木头勺子,放在碗里。

娘儿三端起来呼噜呼噜就喝下去了,味道难喝的菜汤,好似是什么无上的美味,让她们喝的津津有味。

“啊!有甜根!”

十一突然喊了一声,接着开始仔细咀嚼嘴里那一小块野菜,一直到一点儿味道都没有,才恋恋不舍的咽下去。

甜根是方家村附近荒地里长得一种野菜,看着不起眼,实则地底下的根是甜的,只是它只有一小片,根也不是很大。

夏老爷知道后,就把那一块野地圈了起来,不让佃户到那边去挖野菜,好吃的甜根全都供给夏老爷家做甜点用。

“娘去荒地挖甜根了?”

“没有,可能是长出来的,就在咱们房屋后头。”

屋后头那一片离荒地不算太远,方九娘家在方家村的边上。

方九娘松口气,即便夏老爷已经死了,一碰到夏老爷当初定下的规则,她还是会心里一颤。

一家人继续吃饭,小孩子吃了一点甜就不住的笑,十一的笑声,让这顿饭变得更香了。

虽然饭根本没饭,只有菜汤。

放下碗,方九娘刚想说她吃饱了,突然她耳朵动了一下。

“哒!哒!哒!”

这是什么声音?

“哒!哒!”

像是重物落在泥土地上的声音,又像是人走路的声音,很有韵律。

方九娘的耳朵从小就比别人更灵,她以前就是靠着听人脚步声,悄悄的去荒地那边给妹妹挖甜根。

不然理论上从来没有吃过甜根的妹妹,怎么可能刚吃一口,就知道什么是甜味。

方九娘全神贯注的听,她呆住的模样,让刘二花和方十一都提起了心。

以前只有在夏老爷的人来村里收税时,方九娘才会这样听。

在方家娘三聚精会神的时候,肩负着重任的沈珉玥骑马来到了这个偏僻的村落。

与她同行的,还有沈玉耀指定的办案之人,大理寺少卿秦劭行。

秦劭行勒紧缰绳,停住了马,转头看向身后的沈珉玥,说道:“殿下不应单独出行,外面太危险了。”

本来说好今日只是他来观察方家村,谁知道沈珉玥知道后,非要跟着一起过来。

秦劭行又拗不过这位简在帝心的明王,只得提心吊胆的在前引路。

现在到了目的地,并没有让他松口气,反倒他更担心了。

眼前这个平静的小村落里,可是藏着很危险的家伙!

“太女殿下命令本王协助少卿一同办案,上有命,不得不遵,少卿放心,若是出了事,本王一定会为你在太女面前求情。”沈珉玥说完,有些疲惫的笑了笑。

大理寺少卿在外面奔波办案,她在府衙里享福,她难道不想这么做吗?

可是她不行啊!沈玉耀还没登基,就能知道其他小国内部的事情,可见手里掌握着不少情报。

指不定明州有多少沈玉耀的眼线,她在这边偷懒很快乐,等回京就快乐不起来了。

“秦少卿放心,本王自认武功平平,远没有太女身手敏捷,但足以自保。”

秦劭行想起来了,之前这位一个人出来巡查废除春贷一事。

那会儿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沈珉玥,无数人想要送沈珉玥上路,沈珉玥硬是没有被伤到一根毫毛。

本事确实不小。

秦劭行冲沈珉玥拱手道:“在下十分佩服殿下,殿下当真是熊心豹子胆啊!”

沈珉玥眯眯眼,“你是损我呢吧?”

秦术一人倒下,秦家大伤元气,但在朝为沈玉耀办事的秦家人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甚至仕途坦荡极了。

东宫有秦淑君,朝堂有秦劭行。

两人为堂兄妹,性格却不尽相同。

“别废话,快干活!太女向来不喜磨蹭之人,动作快些,还能回京赶上太女的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