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2页)

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作用很大,而显微镜,那简直就是现代生物医学的基础。

就是想要找到好的工匠比较难,还需要耐心的寻摸一段时间,理论知识倒是没什么问题,沈玉耀记得像一些光学的定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了。

还是人才少,要是手底下能有十个八个理工人才,沈玉耀能两年干出蒸汽机,十年之内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可惜这些都只能想想,在没有人才的眼下,培养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石采文博古通今,过目不忘,沈玉耀打算将培养理工人才的事情交给她,顺便让她去翻一翻隐藏在古代浩瀚典籍中的科学知识,编著成书。

沈玉耀的思路不受控制的往那些未来规划上狂奔,连沈珉玥同她说话,她都没听清。

“啊?六姐刚刚问我什么?”

“我说,我知道父皇的事情让你很焦虑,此事确实来的突然,但是玉阳,你不要因此怪罪自己,也不要强逼着自己马上成长起来。”

沈珉玥叹口气,捧着玻璃杯,目光悠远。

“我们的路还很长,眼前遇到的困难,只是一时的。”

沈玉耀很少听到沈珉玥说这种话,大部分时间,沈珉玥都表现的乐乐呵呵,有些年轻人的咋呼。

但其实她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只是她不曾言说。

“六姐,我懂得。父皇的事情还需要谢贵妃多多帮助,尽管查出究竟是谁在背后下手。”

沈玉耀不打算继续伤春悲秋,她确实不必马上成长起来,但她成长速度越快,越能尽快的掌控足够多的权力。

有权力在手,才能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

“放心吧,竟然有人敢谋害父皇,此人被揪出来后,无论是谁,我都决计不会让他好过,必定将他碎尸万段!”

沈珉玥此刻还并不知道,最后揪出来的人会是谁。

如果她知道的话,她可能就不会喊打喊杀了,毕竟这个人如何处理,对她来说,有些棘手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虽然皇帝没有再上朝,但朝廷在太女的掌控下,表现的很稳定。

只要官府稳住,那皇帝病重这种事,就不会让民间的百姓慌乱,也不会让各地官员心焦。

这就是有储君的好处,一旦君主出了问题,储君顶上,没有人会觉得天下要大乱了。

但是皇帝病重的消息从京城传到外地后,还是引起了一些改变。

杨可卿从马车上下来,缓步走入中厅,今日她去拜访了明州合川县县令,刚刚归家。

没想到有人在中厅等她。

“母亲?今日阳光正好,母亲没有陪着兄长吗?”

杨可卿去与县令商议的事情,是有关琉璃厂的建造问题,琉璃毕竟脆弱,京城距离西北互市又有些远,那些价格昂贵的琉璃,倒是无惧巨额运费,可量大价廉的玻璃,就有些承受不住成本了。

所以她上书太女,希望太女在合川建造一处琉璃厂,太女已经同意,今日她去和县令商量在哪儿落厂。

因为全程都很紧张,杨可卿一直到归家,才意识到自己出去一趟,连口水都没喝,此刻嘴唇已经有些干裂。

她问完面色阴沉的母亲后,就伸手去够茶壶,拎起来一看,是空的。

“来人!”杨可卿喊了一声,外面平日里侯着的奴仆并没有出现。

杨可卿皱了皱眉,这是怎么了?

“可卿,你年纪大了,主意也大了,我们管不了你了。”

刘夫人阴沉着脸,语气低沉的说,“既然我们管不了你,你也不必管我们,家中没有多少银钱,养不起那么多奴仆,我已经将所有奴仆遣散。”

杨可卿微微垂眸,知道今日刘夫人唱这一出是为什么,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母亲,琉璃的生意,是太女交托给女儿的,只要女儿在合川一日,这生意就不可能让任何人染指,无论是杨家,还是刘家。”

杨可卿话音刚落,刘夫人便拎起手边的茶杯扔到了地上,伴随着瓷片碎裂的声音,满地狼藉。

上好的茶叶趴在瓷片中,茶水流了一地。

满地茶香也遮不住银钱腐臭的味道。

杨可卿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她十分的冷静,冷静的看着眼前的妇人陷入疯狂。

“那是你的舅家!杨家落难的时候,刘家没少出人出钱!现在你发达了,不过是让你带一带你舅家,帮扶一把,你百般推辞!杨可卿,你究竟还认不认我这个母亲!”

“那母亲还认我为女儿吗?”

有些时候,人的感情是会被一点点消磨干净的。

杨可卿压着情绪,表现的很淡然,即便心如刀绞,依旧寸步不让。

“若母亲认我,就不要为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