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6/7页)

她自身的处境尚且艰难,不得不步步为营,哪儿还有余力去顾及其他人如何,况且皇位相争,可不是过家家的游戏,不是说谁退一步,仁慈一点儿,就能得到大团圆结局。

曲河就是过来打个招呼,他附近这附近的警戒,现在曲川说要带着沈玉耀进去看,他就不跟着了。

等老头离开,曲川面带歉意的同沈玉耀说:“让公主为难了,堂叔对自家人,向来如此热情。”

“怎么能说是为难呢,是我的荣幸,表兄也说了,这是表叔将我看做自家人。”

曲川嘴上道歉,实际心中也觉得曲河没有做错什么,听了沈玉耀的话,曲川顿觉沈玉耀和申王是真的不一样。

若申王在此,恐怕只会嫌弃曲河大老粗一个,一点儿上下尊卑都没有。

因为对沈玉耀的印象更好,所以曲川说话也更实诚了。

沈玉耀问他为何要在这儿布置如此多的兵,他也如实说了。

“边关这两年的军费有些不足,如果能给士兵们一个创收的营生,兵部压力也能小一些,公主,说实话,琉璃的出现,对边关数十万将士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之前边关在打仗,朝廷上下自然要勒紧裤腰带,全力支持边关的军费。

这两年不打了,朝廷就将一部分军费挪走,用作其他。

曲川对此接受良好,军费多的时候有军费多的过法,少的时候,就让士兵种地屯田,反正也饿不死。

但是饿不死不代表能活得好,虽说曲川能理解朝廷的做法,可他知道,兵需要战争去磨砺,兵器也需要更新迭代,不能因为没有战事就松懈。

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谨记这一点。

可朝廷确实没钱,大庄至今三十载,也不过是将将把前朝留下的窟窿都修修补补的填好,再勉强维持国内的安稳。

这种情况下,就得自己想办法了,曲川本来想着他回京城后,一定要说服那些高官大臣,开通西北的互市,让西北能挣点钱,没想到沈玉耀给了他个大好处。

琉璃啊,卖到西北小国,怕是比他们的王室还值钱呢!

沈玉耀看曲川那说起琉璃就冒绿光的眼睛,就知道他应该已经看到过沙子配方生产出的琉璃了。

沙子不光是海边有,只要能烧制琉璃,沙子就是金子,而西北的“金子”可太多了。

“若是能帮上表兄的忙,那再好不过,只是琉璃金贵,私下买卖恐会出问题,不如将此事交给户部,放心,我会同父皇说明,绝对不让西北在这件事上吃亏。边塞守护大庄的安宁,乃是最为重要之所在,父皇想要边塞变好的心,只会比表兄更重。”

曲川没想过他们弄得琉璃还要过皇帝的手,这可是滔天的富贵。

但是沈玉耀这么一说,他又觉得理应如此,不然被皇帝发现,皇帝怀疑他曲家有二心怎么办?

先帝斩杀不臣的事情才过去二十年,曲家不能步那些开国功臣的后尘。

“公主所言极是,此事就交托公主了,川代边关将士,多谢公主相助!”

“是吾该多谢边关将士,多年来的坚守。”

沈玉耀严肃应答,语气沉重。

若是能借由互市,将西北各国掌握在手上,那才是真正的皆大欢喜。

“还有一事,吾想求表兄帮忙。”

曲川疑惑,什么事情还用上“求”了?那么严重吗?“公主尽管吩咐。”

“我手下有个名为于三的人,她这人,最喜钻研一些小玩意,弓弩、钢刀、天下兵器她都极为感兴趣,而且她还能改良武器,让弓弩射程更远,刀剑更快更利,盾牌更为坚固,这等人才若仅仅是在我身边,捣鼓一些小巧的兵器,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所以我想着,能不能让她到琉璃窑来,单开一炉,用以锻造。”

曲川越听,眼神越呆。

小玩意?弓弩、钢刀和盾牌,这还是小玩意?甚至还要单开一炉,这不是私造兵器吗!

曲川下意识就要摇头,他可不敢在皇帝眼皮底下搞这些。

沈玉耀看出他惧怕,轻声说道:“表兄不必马上答复我,忘了同表兄说了,于三出身暗卫,她的名字,就是她在暗卫中的排序。”

“暗卫?可是指陛下手中的暗影军?”

暗影军是什么?沈玉耀听着这个有些中二的称号,有些不解,但她面上没有露出一丝,反倒在曲川疑惑的目光中,缓缓点头。

神态那叫一个淡定,好像她说的话全是真的不能再真了的大实话。曲川沉吟,传闻陛下手中有一支藏在影子里的军队,他们无处不在,只效忠于陛下,里头每个人都是高手,来无影去无踪。

既然是只效忠陛下的军队,怎么会有排序第三的人,是玉阳公主的手下?

曲川突然想到了一些坊间传闻,那些听起来如同玩笑话一样的传闻,在种种现实的印证下,竟然无比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