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7页)

听到让人舒心的话题,皇帝的脸色确实好看了很多。

“哈哈哈,玉阳说的没错,以后蔡有志再也不能跟朕哭穷来了。”皇帝想到这点,还是挺爽的。

蔡有志也算有些本事,能将一国之君搞得如此憋屈,想心中爽快一下,都只能暗戳戳的。

“蔡尚书为国为民,其心可鉴,父皇得如蔡尚书一般的臣子,乃是国之幸事,也是百姓之幸。”

沈玉耀说的是实话,户部尚书若还是杨成业,她是绝对不会将玻璃的方子拿出来的,前脚赚了钱,可能后脚就进杨成业自己的腰包了。

“他确实是个好臣子,朝中也有不少像他这样的人。”皇帝感叹道,“就是他们丹心一片,反倒显得朕昏庸不堪了。”

“父皇何出此言?父皇英明大度,有容人之量,他们在父皇手下才能一展才华,若是换成前朝任何一个皇帝,他们早就牺牲在官场斗争中了。”

沈玉耀半是真情,半是假意的说着。

真情是觉得皇帝确实挺有容人之量的,正如她所说,臣子的能力,从来都需要君王的成全。

名臣是时代造就,而非天降奇兵。

在封建时期,一个时代是否能孕育名臣,要看君主是否明智。

而这假意,就是在说皇帝英明这一句了,皇帝千好万好,但英明二字实在是称不上,他和他的儿子们有一点儿相似之处,那就是他有时候也会恋爱脑。

准确来说,是感情脑。

凭一时感情做事,为君者最忌讳的便是这一点。

最典型的例子,十四年前因为同情皇后,便允了皇后将沈玉耀从曲贵妃身边抱走。

十四年后,为了自己的名声,同时也是为了兄弟之情,明知道敬王有问题,还一直默许敬王胡作非为!

“你年纪不大,但是每每发言,都会令人耳目一新,说是振聋发聩也不为过。玉阳,朕的公主,你拥有一双有别于他人的眼睛,日后必定成就不凡。”

皇帝突然说起了有些肉麻的夸奖的话,他还是第一次如此直率的夸奖他的孩子。

甚至此刻,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开始认真的思考,如果让沈玉耀继位,到底有多大的可能。

“父皇怎么突然如此夸奖女儿?”沈玉耀害羞的笑了笑,“女儿只是想为父皇排忧解难,不想再让父皇,笑起来时,都忧心忡忡。”

“唉,若是你的兄长们也能如此便好了。”

皇帝一直觉得,沈玉耀最难得可贵的一点,就是她对他的纯孝。

能有一个孩子,长于这片充满肮脏的皇宫中,还能出淤泥而不染,是上天赐予他的恩典。

与之相比,她的兄长们是真的面目可憎。

还有他的兄弟,敬王。

“父皇,此物能大量生产了吗?女儿想去琉璃窑看看。”沈玉耀见皇帝露出深思的表情,直觉有人要倒霉,不过跟她没什么关系。

她现在最看重的是她的窑。

“父皇将制作琉璃的工匠给你叫过来,你有什么问题直接问他就好了。”

皇帝不同意沈玉耀去琉璃窑,那边多脏啊,到处都是热窑,沈玉耀过去走,别不小心的再伤着。

“父皇,女儿就是想亲眼看看,那方子说的如同道士炼丹般神奇,女儿还没看过呢,绝对不靠近琉璃窑好不好?”

“你这方子是从何处得来的?确实有几分神异。”

海边随处可见的沙子,最后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琉璃,可谓是神仙手法。

“就是一本游记里,似乎是从西方小国看到的方法,他们那边还会用一种叫碱的东西制造琉璃呢。可惜我忘了游记的名字,只记得些许内容。”

皇室藏书何其庞大,沈玉耀说的笼统一些,皇帝就找不到了。

皇帝没有多想,那浩如烟海的藏书,确实有可能发现宝贝。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倒是半句不差。你既然非要去,那便出宫去看看。最近几日,看你常与你曲家表兄说话,难为你不怕他,不如叫他陪同你前去,他是大将军,叫他保护你,父皇也能安心。”

“是,多谢父皇。”

沈玉耀和曲川每日下朝后会寒暄两句,这种事情就发生在大殿外,她没想过要躲过皇帝的眼睛。

有些时候,事情就摆在明面上,反倒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越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越会叫人心生戒备。

没错,沈玉耀说的就是沈清瑾。

沈清瑾之前养了一批人,在杜高俊的事情中,他们没少出力,或许是尝到了手底下有人用的好处,沈清瑾一直想要将情报网铺到京城来。

京城才是他的大本营,以后他常年居住在京城,手底下没人怎么能行?

他绝对不会步太子后尘,如果他得不到他想要的,那他一定要有足够的力量,能将那东西从任何人手中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