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3页)

“后来,我经过几番打听,听说了丁原在此之前参加了一次诗会,那诗会上,杨、齐、秦、郑四家的女儿都曾去过,丁原更是与杨家女儿有一面之缘。”

石采文一听,就知道丁原是喜欢上杨可卿了。

“你怎么确定,他一定是喜欢了杨大小姐?那一日出席的应该不止她。”沈玉耀很好奇,石采文如此笃定,难道是出自女人的直觉?

“公主,杨家其他姑娘站在杨可卿身边,您能看到其他人长什么模样吗?”

面对石采文这一问,沈玉耀迟疑了。

回想一下杨可卿那张已有倾国之色的脸,沈玉耀还真想不起来别人长啥样。

也就石采文性情如同烈火灼人,能叫人有深刻印象,在杨可卿面前也不差分毫。

石采文从小和杨可卿就不太对付,她看不惯杨可卿循规蹈矩,每日里端着,目下无尘的高傲模样。

而杨可卿则觉得她咋咋呼呼,不像个高门贵女,简直就如同乡野村女般无礼。

但两人矛盾归矛盾,有些事情却可以达成共识。

比如杨可卿必须承认石采文过目不忘,聪慧机灵,身手敏捷。石采文也得承认杨可卿世家出身,博古通今,长了一张世人皆会称赞的好皮囊。

石采文十分讨厌丁原,“丁原分明是见色起意,还口口声声说什么真爱,可真是恶心死我了。”

沈玉耀点点头,这男的确实私德有亏,但这事儿好像和杨可卿没什么关系吧?长得美总不能是错处。

石采文也知道事情跟杨可卿没关系,当时说那番话,不过是话赶话。

跟人吵架,不说对方痛点,那跟没吵有什么不同?

而且自被丁原拒绝之后,石晓晓郁郁寡欢,一个劲儿的逼问石采文,究竟是谁让丁原移情别恋。

石采文也没办法,只能说出杨可卿的名字。

谁知石晓晓就跟疯魔了一般,成日里都想着要如何报复杨可卿横刀夺爱之仇,丝毫不见她对丁原有一丝怨言。

石采文在家被烦得够呛,听的次数多了,有时候嘴一快,就说出去了。

沈玉耀明白前因后果后,在心里给杨可卿点了根蜡烛,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至于石晓晓的表现,沈玉耀大抵能明白,在这个太子都是恋爱脑的世界,石晓晓也是个恋爱脑,有什么稀奇的?

或许丁原同样是个恋爱脑呢,明知道自己是寒门,高攀不上杨家贵女,硬是顶着得罪石炳生的压力,为杨可卿守身如玉。

沈玉耀想到这儿,打了个冷颤,被自己的形容词吓得一哆嗦。

这可不兴瞎说,就丁原,还守身如玉?日后有权有势后,恐怕第一个去做情场浪子。

不过石采文的叙述有点儿意思,在这段故事里,她丝毫没有提过有关自身婚事的事情。

要不是从丁三那里知道亲哥都追到玉渡镇来了,沈玉耀还真想不到石采文身上还有故事。

“说来也巧,今日晚膳后,臣女收到了晓晓送来的信,她明日出城来寻臣女,说是要到玉渡镇的灯会上散散心。公主,臣女还未曾回信,您看能不能带上晓晓?”

如果只有石采文在玉渡镇,她当然会同意堂妹过来走走,但现在不一样了,石采文身具陪公主游玩的任务,必须先问问沈玉耀。

沈玉耀点点头,“加个人而已,这倒是无所谓,不过我听说杨大姑娘可还没离开玉渡镇呢,你确定你堂妹是冲着散心来的?”

不是想过来对杨可卿下手吧?

之前刚打过一架,要是石晓晓还过来掺和,那这件事很可能会捅到家长面前。

家长们不知情,小辈们如何闹腾都能归类于玩笑,若是家长知情了,事情就不简单了。

这里所说的“知情”,并不是知道之意,而是让外人看见,他们知道了。

石采文没多想,她一直觉得石晓晓是有贼心没贼胆,而且杨可卿是什么手段?能被石晓晓算计?

杨可卿身为杨家大姑娘,手段可多了去了,石晓晓那些小心思,放杨可卿面前,什么都不是。

沈玉耀见石采文对杨可卿如此有信心,突然有些好奇了。

这对冤家,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最了解对方的人啊。

“我最近手头新得了个名为沙盘的东西,想着等重阳节时,进献给父皇,但那沙盘还不够完善,明日二姑娘可否帮我完善一二?”

沈玉耀很想看看,石采文究竟有几分本事。

她要的可不是宅斗宫斗的本事,而是政斗与军斗。

虽然用沙盘对局,颇有些纸上谈兵的嫌疑,但用作玩乐,也能摸清他人底细。

石采文做事张狂,但很有分寸,她知道她亲手将丁原按地上揍能毫发无损,也知道不能真将丁原给打死,为此惹上麻烦。

“能得公主信赖,臣女必竭尽全力,助公主一臂之力。”石采文正儿八经的说着,眼底却全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