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页)

这事儿得瞒一瞒。

沈玉耀想,其实这件事皇帝不知道也无事,因为事情已成定局。杜高俊已经死了,杨成业和石炳生打了一架,仇是结下了,就算杨成业知道石炳生是秉公执法,并未徇私,那又怎样,难道能直接道歉和好吗?

不可能,杨成业出身杨家,岂会跟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低头认错。

所以爆出去除了给她以后出宫增加难度外,没有任何用。

“石尚书本来就是清白的,不用我帮他澄清什么。我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还是要撬开那位掌柜的嘴才行,他知道的东西,都太表面了。”

沈玉耀不过是随口一说,找个借口制止于三将情报传回去。

结果谁知道,沈玉耀和石采文出去逛一天,回来的时候,于三又给她一个竹筒。

里面正是掌柜的供词。

而将竹筒递给沈玉耀的时候,于三的表情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严肃。

“公主,那掌柜的证词,是否要回宫后再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沈玉耀因为跟人游玩而有些浮躁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于三还是想将这件事告知皇帝,而不是隐瞒,明明之前已经说通,此刻又改了主意,这是为何呢?

必定是里面的供词,不止涉及一件事了。

沈玉耀将竹筒握在手里,看了眼于三,抬手摆了一下。

跟在身边的竹香等宫人行礼,依次退下,随着木门被关上,屋中只剩沈玉耀和于三。

于三见此,知道接下来沈玉耀要说的话很重要,绷紧了后背。

“别紧张,只是有些问题想要与你谈谈,来,坐下喝口水。”沈玉耀抬手,示意于三坐到她对面去。

于三知道何为审时度势,沈玉耀态度奇怪,她最好不要拒绝。

于是于三就像是木头一样,全身硬挺挺的坐下,正襟危坐,十分严肃。

“放轻松些,今日跟着我出去,还要盯着那边的人审讯,也是辛苦你了。”沈玉耀拎起水壶,她刚回来,水壶中的水却时热的。

这一定是有人提前叮嘱过,能知晓她的行迹,还脚程如此快的人,必定是于三手底下的暗卫。

真是好用啊,文能当宫女,武能做侍卫,沈玉耀真的不想将这么好用的暗卫还给皇帝。

于三就是为她而生的!

沈玉耀坚信这一条真理,看向于三的目光更加热情,闹得于三冷汗都要流下来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于三不敢不警惕,她诚惶诚恐的双手接过沈玉耀递过来的茶杯,端起来闻了下热气就放下了,“公主,小的乃是公主侍卫,所做一切皆是职责之内,公主不必言谢,只是不知公主何日回宫?”

“急什么?我还没玩够呢,再说了,我之前已经答应了皇祖母,要留在千音观一直陪皇祖母到重阳节,哪儿能说回去就回去,岂不是蒙骗皇祖母吗?”

沈玉耀将皇太后搬出来,于三立马皱眉了。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对皇太后言而无信,更不要说沈玉耀一个公主了。

这个理由,于三完全无法反驳。

“对了于三,听你的名字,你是排行第三的人啊,你经常跟在外出游玩的公主身边,守卫安全吗?”

沈玉耀无聊的扒拉了一下竹筒,嘴上似是漫不经心的问着。

于三的目光被那竹筒吸引,那竹筒里装着一个秘密,被沈玉耀这样玩耍,于三真的害怕里面的东西出了事。

可想想那不过是几张纸,能有什么事。

“之前小的资历尚浅,不足以效忠于公主面前,只做些基础的巡逻之事。”

其实这次于三跟着沈玉耀,也不是主事的,暗卫隐藏于暗处,一般不会出现,明面上负责沈玉耀安全的,是禁卫军。

可是这次半夜出了事,而沈玉耀恰好将于三叫到了面前,还不让于三离开,在沈玉耀面前挂了名字,于三的地位水涨船高,一天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暗卫,变成现在的暗卫头子了,甚至还能指挥一下禁卫军。

沈玉耀不知道,大庄的暗卫并没有她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地位的。

一个人,必定是沦落到毫无选择的境地,才会做那个隐藏在暗中的影子,隐姓埋名,一辈子都无法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