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第2/3页)

见县吏妻子不是个难说话的人,圆脸医学生便笑着解释道:“我年纪虽然小,但已经学医五年了,一会给你诊治过后也会让老师她们复核。”

既然人家是义诊,县吏夫妻俩也没挑三拣四,他们就是冲着几个名医领队来的。像义姁,那可是曾经给王太后治病的厉害女医!

淳于缇萦那更是曾上书救父、促使朝廷废除肉刑的传说人物。

学生来初诊问题不大,反正总会经过义姁她们的手。

霍善揉睡了两个小不点幼兽,溜达过来看看义诊情况。

瞧见圆脸医学生在给县吏妻子诊病,他便溜达过去多看了几眼,只见圆脸医学生看得虽然慢,四诊起来却认真得很,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到了。

旁边的县吏注意到霍善到来,一看他的年龄与打扮,忙要朝他行礼。

圆脸医学生与县吏妻子也停下来喊:“府君。”

霍善摆摆手,说道:“在外面没什么府君不府君的,我出来巡诊时也是个医家。”

县吏心想,哪个医家能让各县县令心甘情愿把县衙腾出来给你坐堂看诊。

只不过这话他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没敢把话说出口。别看霍善年纪小,身份地位那可真是整个江夏郡都没人能比。换成别人得了他这样的际遇,说不定整日都吃喝玩乐去了,哪还有心思学什么医!

在江夏郡以外的地方,医巫的地位都没什么差别,大多都是招摇撞骗的。也只有现在江夏郡这些拿到了医师资格证的医家,走出去才会成为各地的座上宾!

可惜他们艾县太穷,留不住这些持证医家,要不然他也不必特意告假带着妻子来瞧病。

霍善倒没去探究旁人是怎么想自己、怎么想江夏的,他坐下旁听了一会,又上手摸了摸县吏妻子的脉,心里便有数了。

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就是癸水不来,手脚冰冷,有时夜里还总觉得自己见鬼了,大半夜惊醒神神叨叨的,看起来怪渗人。

不过既然是与月事有关的妇人病,那原因就好找得很,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头就把病因分析得挺明白:无非是虚、积寒或者结气,通俗点来说就是她这人要么本身体虚,要么体内有寒邪积聚,要么就是郁结在心,整天有气发不出来。

这三种原因会导致血寒积结胞门,胞门给你堵了,月事自然就来不了了。

这妇人明显就是寒症,也就是俗称的宫寒,得把这寒给化了,可以用四逆汤。四逆汤中的附子就是典型的热药,以热化寒正好对症。

那圆脸医学生明显也拟出了治疗方案,转头征询霍善的意见。

霍善点着头说道:“没啥问题。”但他也没代义姁她们签名,而是溜达去别的地方查看众医学生的表现。

见到张仲景后他还跑过去跟人家说,刚才仲景方又立功了,真了不起!

张仲景被霍善夸多了,现在再听到这种话已经能面不改色地照单全收了。

离了李时珍,霍善好歹是夸他们的药方了。要是李时珍还在这边,这小子讲的可能就是什么医圣张仲景救治峄山老猿获赠千年桐木的离谱传说了!

霍善忙活到下午,去视察军屯的霍去病回来了,并且再一次带回一堆野鸡。

庖厨的人忙忙碌碌地杀鸡,霍善就蹲在边上捡漂亮的野鸡毛。前两天他捡来晒干的野鸡毛已经各司其职,有的成了毽子,有的成了羽毛球,有的成了羽扇。

今天又有新羽毛啦!

临近傍晚,霍善挑了几簇火红的尾羽做成毽球状绑到钓竿上,趁着夕阳正好坐在栏杆上快乐钓鱼,哦不,钓熊崽和虎崽。

又多了一样新活动,霍小圆和霍小王都积极参与,追着那毛球跑来跑去,不时还要抬起爪子拍对方一爪,发出奶凶奶凶的吼叫声警告对方不要跟自己抢。

眼看两只崽子都被养得愈发精神了,霍善更是玩得不亦乐乎。

他这可不是自己贪玩,他是为了锻炼霍小圆和霍小王!

霍去病过来找娃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霍善在那悠游自在钓大猫(x2)。

霍善见到他爹来了,马上招呼霍去病过来一起锻炼两只幼兽。

还跟霍去病讲起猫猫头帽子的事。

只要同时带着十个猫猫头士兵,肯定能追得匈奴人落荒而逃!

霍去病道:“不戴这个帽子,我也可以追得他们落荒而逃。”

霍善一想,觉得很有道理,他爹本来就是最厉害的,孤军深入从来都没带怕!

见霍善似乎因为猫猫头帽子没法派上用场而有些失落,霍去病提议道:“我虽然不需要,但可以让赵充国到时候带上……”

此时此刻,在军屯勤勤恳恳为大汉养水师鸭的赵充国打了个喷嚏。

赵充国拢了拢自己身上新制的冬衣,心里不知为啥总有种不太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