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2/3页)

萧何找到了……韩信!

这位在楚汉战争中出力良多的大汉“战神”,最初也是被萧何极力保荐给刘邦的。

据说那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韩信感觉萧何的举荐没有用,刘邦根本不会重用自己,决定离开刘邦另找机会。

萧何一听韩信走了,来不及和刘邦汇报一声就追了上去。

有人见状去跟刘邦打小报告:“你家丞相跑咯!”

刘邦听后难受极了,没想到连萧何都离自己而去!

等到萧何追回韩信回来向刘邦禀报此事,刘邦那是既高兴又酸溜溜的:“我倒要看看,什么人值得你这样去追!”

酸归酸,刘邦还是采纳了萧何的建议,给韩信来了个盛大的授符仪式,正儿八经地委任他为汉王麾下的头号大将。

没想到兜兜转转,竟还是萧何把韩信给扒拉出来了。

嬴政一统天下后已经收了民间兵器,废了诸侯制度,理论上来说黔首应当安居乐业才是。

可惜这些年战事少了,各种大工程却多了,天下黔首还是疲惫不堪,这些问题并不是三五年的休养生息能够解决的。

嬴政既然知道问题所在,也在想办法解决秦朝这“大一统”局面底下潜藏的危机。

许多不符合他行事风格的事,他便稍稍松了松手,交由扶苏这个太子去办。正好父子俩有很多理念都不太契合,他嫌扶苏烦的时候就多给这小子安排点活。

忙起来就没空跑来他面前逼逼叨叨了。

嬴政和霍善都已经吃饱喝足,听闻萧何把韩信给挖出来了,一致决定去会会这位赫赫有名的汉初名将。

嬴政遇到霍善,按大汉那边的时间来算已经过去三四年,而霍善平时又总是“入梦”到处跑,林林总总加起来大秦已然过去将近五年。

这五年地方上虽偶有动乱,但有嬴政在上面压着,又扶苏在底下做安抚工作,也算是过得平平稳稳。

由于霍善“入梦”的时候这边的时间也在流逝,霍善掏出来的新技术、新粮种,大秦这边的推广速度比大汉还快。

嬴政用来说服霍善的说法是,任何一样新鲜事物推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这样的问题,大秦这边先给试上一试,他们大汉那边再推广便不会踩同样的坑了。

霍善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拿到什么适合推广的好东西都会先和嬴政商量商量。

对此,李世民他们都想对嬴政发个表情包:he tui!

当你还在犹豫骗小孩手头的好东西是不是不太道德的时候,没有道德的嬴政已经在享受狂蹭霍善金手指的快乐人生了。

偏偏就算他们也愿意跟着一起搞试点推广,嬴政还在那里煞有介事地点评:“也行,虽然我们秦汉两朝国情更相近,不过多几个不同条件下的推广案例当参考也不错。”

……真想找机会打他一顿。

霍善一般不参与他们聊天。

嬴政说得有道理他就听,别人说得有道理他也听,并不是谁随随便便忽悠几句他都跟对方掏心掏肺的。师父他们都说了,他可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娃!

听闻可以去见一见韩信,霍善马上积极地拉着嬴政出门。

也不用走多远,既然是嬴政想见的人,那自然是对方入咸阳宫觐见。

校场之上,萧何这次选拔出来的武将人才正在展示自己的骑射本领。

扶苏得知嬴政要亲自校阅年轻武将,也跟过来凑热闹,还顺便给霍善带了点热乎乎的饮子和能配着饮子吃的零嘴。

霍善虽然想说自己也不是那么贪吃的人,但很快被香喷喷的饮子给吸引了,捧起自己的专属杯子开始吨吨吨。

没一会,场中就出来个年近三十的年轻武将,他明明只是末等将领的打扮,却天生有种让人忍不住把目光落到他身上的能耐。

霍善也忍不住拒绝了扶苏进一步的投喂,目光熠熠发亮地看着那个相当引人注目的身影。

不用别人介绍,他都看得出这人肯定是韩信无疑!

众人收兵退下,萧何按照嬴政的意思单独把韩信引了过来。

霍善积极地邀韩信坐下。

他不仅热情地跟人家分享吃的喝的,还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和韩信聊起了天——

“听说你很会钓鱼,真的吗?可以教我吗?”

嬴政:?

扶苏:?

萧何:?

话题怎么会转到钓鱼上?!

霍善见嬴政有些茫然,麻溜凑过去给嬴政讲韩信的少年遭遇:据说韩信少年时父母双亡,一度穷得吃不上饭,只能在江边靠钓鱼为生。当时有个在江边漂洗丝线的老婆婆看他可怜,特意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分了几十天,直至漂洗的活干完才结束。

这就是有名的一饭之恩!

当然了,说一饭之恩其实不太对,那可是足足几十天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