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3/3页)

昔日小伙伴挨个抱了一圈以后,二柱就给霍善起讲起自己的新名字,说自己和哥哥现在都不叫大柱二柱了,而是叫赵仁和赵义,都是从先生给的字里挑的,他们学得最好,挑得最早!

霍善也为他们高兴,表示等赵义他们再长大几岁就跟他出去干大事。

虽然他自己从小遍地跑,但他也很清楚像他们这个年纪是不适合到处奔波的。

赵义也知道这个道理,点着头保证自己会继续好好学习,绝对不会丢了霍善的脸。

赵仁话比较少,只拿出自家养的蜂蜜问霍善要不要尝尝。

他们爹现在的养蜂本领已经远近闻名了,不少外县的人都想过来跟他们学呢!

霍善听后倒是有些意动,虽然南方的制糖作坊已经初具规模,但蜂蜜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用蜜来源,而且蜂蜡的用处可不少。

他如今长了几岁,已经知道世间的收益大多伴随着风险。养蜂也一样,吃得了这个苦的人就入行,吃不了这个苦的便别吃这口饭便是。

霍善分了一圈礼物,才把二柱爹找过来商量南下推广养蜂技术的事。

要是他们一家也跟着去南边,不仅二柱爹的养蜂本领能发扬光大,他和二柱兄弟俩平时也可以一块玩啦!

听霍善这么一邀请,二柱爹立刻应道:“只要阿善你有需要,我们跟着去哪都行。”

他们夫妻俩比谁都清楚自己如今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更清楚自己的孩子跟在霍善身边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造化!

事情都商量好了,霍善便在自家庄子上闲住了两天,一天到晚跟昔日小伙伴们捉鱼摸虾或者组团踢球。

直至刘据派人捎口信过来说张骞回来了,他才解除快乐的儿童模式返回长安。

张骞在大汉逼得匈奴退至漠北以后再次自请出使西域,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到现在才回来!

而且这次张骞不是自己回来的,他还带着乌孙使者一起过来。

刘据在江夏郡那会儿时不时听霍善念叨几句张骞,听闻张骞抵达长安以后便第一时间派人知会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