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2/2页)

孔丘把城里城外都逛了一圈,紧赶慢赶地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了城。

苏轼在太守府中望眼欲穿,连丰盛的晚饭都没心思吃,说是要等孔丘一起共进晚餐。

霍善正好中途加了餐,还不饿,便也觉得等孔丘回来再吃。

两人就在庭院里下棋。

苏轼也是个臭棋篓子,下起棋来一塌糊涂,不过跟霍善这么个六岁小娃娃正好能玩到一块。

两个人你来我往厮杀得旗鼓相当!

孔丘踏入自己临时借住的院子时,瞧见的就是一大一小在孤灯照耀着的棋盘上激情手谈。

苏轼察觉有人踏入客院,转过头一看,登时瞳孔一震。

嚯!

好高大一圣人!

哪怕已经在《史记》里读到过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还是不如亲眼看到真人来得直观和震撼。

苏轼还和孔丘的四十八世孙孔君亮一块喝过酒,那也是个长身玉立的英伟汉子,现在看来孔君亮比起他老祖宗来还是多有不如!

霍善跟着苏轼转过头去,也瞅见了从外头回来的孔丘。

他感觉自己有当东道主招待好客人的责任,于是一面命人把饭食送过来一面给苏轼两人相互介绍。

当然,对苏轼介绍孔丘是没什么必要的,苏轼这家伙了解的孔子事迹可能比孔丘本人还多(毕竟诸子百家写书时不少都爱拿孔子编点故事)。

霍善就重点给孔丘介绍苏轼。

主要讲苏轼和他弟有次遇到出自《论语》里的考题,苏轼给苏辙提醒出处的事。

霍善还给孔丘现场演起了苏轼拍桌骂“小人哉”的场景,问孔丘本人猜不猜得出考题是什么。

苏轼:“……”

孔丘:“……”

此时此刻,孔丘看向苏轼的眼神是看朽木的眼神。

考试作弊,品德败坏!

我,先师孔丘,很想开除你儒家学籍!

苏轼一个劲地给霍善使眼色,让霍善不要当着孔丘的面揭自己老底。

霍善领会了苏轼的意思,马上对孔丘说道:“他后来信佛去了,不会再败坏你们儒家名声!”

他还贴心地给孔丘讲解了一下什么是佛家,就是外头来的一个教派,自从佛家传入中原以后历代王朝就开启了儒释道共存的时代。

外来的和尚超受欢迎的!

佛教鼎盛时期光是南京一地就能建七百多座寺庙,你说壮观不壮观?

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宋时期不少像苏轼这样的读书人靠着儒学参加科举考了功名,就开始投奔佛祖怀抱了。

儒学,科举工具罢了!

佛学才是他们的心灵归宿!

为了让儒家也能给读书人当心灵归宿、不被佛学道学彻底挤压掉生存空间,这个时期的儒学才逐渐发展出心学和理学,费尽心思把以前不太受重视的孟子抬了起来,促使儒学进入传说中的孔孟时代。

没办法,儒家诸子之中最爱讲“心”的只有孟子!

孔丘:“……”

苏轼:。

让你换个话题,没让你换个更让我容易死亡的话题。

苏轼决定自己拯救自己。

他和孔丘聊起了对方的生辰,说是他手头有个星座表,可以通过生辰推算出每个人对应什么星座。

这些星座一般会赋予人某种特质,比如有天他读韩愈文集仔细一推算,发现韩愈居然和自己一样是磨蝎座,唉,难怪他们都经常谤誉加身,原来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只要知道孔丘生辰,他就可以推算出传说中的孔圣人是什么星座了!

苏轼把世人惯用的孔子诞辰拿出来问孔丘是不是真的。

倘若大家搞祭祀时的诞辰真实可靠,那孔子应当是天秤座!

据说天秤座人缘非常好,人人都会喜欢天秤座,难怪孔子有三千学生!

孔丘不是很想回答这种问题。

不用问都知道苏轼这套说法铁定又是外来的玩意。

好好一读书人,怎么净信这些有的没有的?

霍善倒是挺感兴趣,兴致勃勃跟苏轼讨要来全套的星座划分法,准备回头把身边的人挨个问一遍。

只需要知道生辰就能知晓对方的性格与命运,听起来就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