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2/3页)

到了后头这几关,霍去病他们就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了,他们都不知道小小的江夏郡居然藏着这么多可以药用、食用或者工用的草木。

他们生活在想穿什么都有人帮忙准备好的环境里,哪里知道每种可以作为染料的草可以用来染什么颜色呢?

还有,这路边一长一大片的草还可以拿来止泻,这个谁又会知道?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刘据起初还有点难过,觉得自己一点用场都派不上用场。后头他就想开了,认认真真地听两个小娃娃是怎么轮流带飞全队人的。

见那个年纪与霍善相仿的小女娃也是应答如流,刘据都有些怀疑人生了:这世上的聪明人难道挺多的?

一行人顺利把最难的、需要报出具体用法具体功效的关卡都闯完了,顺利抵达一早为他们准备好的观赛场地。

霍善一坐下就获得了来自他叔霍光的投喂。

他大方地给刘据也分了一份零嘴和饮子。

见刘据情绪似乎有些低落,霍善和他聊起天来:“你知道我们高祖皇帝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刘据一愣,不明白话题怎么转到这上面去了。他纳闷地回道:“我不知道。”

霍善道:“我们高祖皇帝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为之奈何’!”

刘据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不由追问:“你从哪知晓的?”

霍善道:“别人告诉我的。”

他给刘据讲起高祖皇帝的光辉事迹,高祖皇帝自认自己有些方面不如张良、有些方面不如萧何、有些方面又不如韩信,但是最后建立大汉、坐拥天下的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张良他们呢?

就是因为他遇事肯问“为之奈何”,别人给的好建议他能听进去、能落实到位,这些在各种方面比他强的人才统统都心甘情愿为他所用,所以这大汉的皇帝合该由他来当。

治理一个国家如此,治理一个郡如此。

只要能挖掘出各种厉害人才并把他们全都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一切自然能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

看看他们江夏郡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难道是他一个五岁小娃娃的功劳吗?

不是的,这是因为他手底下有许许多多厉害的人才。

而这些人才都是刘彻给的,是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知道只要把握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干才,以后肯定能得到刘彻的重用,所以他们做起事来都比在郎署里熬资历时要卖力。

他们比谁都不愿意看到江夏郡这边出问题。

所以天赋和资历重要吗?根本不重要!

遇到不懂的事也不要慌,多像高祖皇帝那样诚心诚意地请教旁人的意见就好。别像项羽那样别人怎么劝都不听,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刘据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霍善能讲出这样一番道理来。

他知道霍善比谁都聪明,却没想到自己只是有那么一点低落,竟就叫霍善看出来了。

刘据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霍善见他点头点得很认真,也就不再多说。见端午竞渡还没开始,他便拉着刘据他们一起去守擂台,给后面的挑战者出题考校他们对百草功效的掌握程度。

等到挑战者闯关闯得七七八八,端午竞渡也正式开始了,今年的竞渡有军方战船全程护航,一开始那整齐划一驶入江面的军队战船就让不少人看直了眼。

更别提船上那些威武雄壮的军汉们边擂鼓边齐声唱起号子来,那声音当真是响遏云霄,震得前排观众耳膜都有点生疼。这竟是他们大汉的水师吗?

众人心中都有种难言的震撼。

刘据也被震撼住了,没想到一年下来霍去病竟能训练出这样一支水师来。

这还是霍去病没在场指挥的情况。

霍善也看得很激动。

这可是他爹养出来的兵!

有这样一支水师在,再加上霍善培养出来的江夏医疗队也在沿岸待命,竞渡人员的安全也算是有了保障。随着开赛的号令一出,众船开始在江面上竞相划行,每到一个夺旗点难免也出现激烈的碰撞与争抢。

不能怪他们这么拼命,实在是今年的竞渡获得了江夏各家豪商富户的赞助,夺旗的队伍能获得的奖励赫然比官府最初公示的奖励多了近百倍。

这要是夺的旗足够多,他们家一辈子吃喝都不愁了!

这怎么能叫他们不心动!

由于每支船队都拼尽了全力,战况便愈发地激烈,霍善看得心潮澎湃。

到散场时,他还很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他还是尽职尽责地代表太守府给成功夺旗的几支队伍颁发完官方奖励,各方赞助商也轮流上台把自己允诺的追加奖励送出,台上台下俱是一片欢腾。

一整天的热闹落下帷幕,天边已经出现了绚烂的晚霞,仿佛有人持着炽热的火把燎遍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