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2/3页)

他们叔侄同心,一定能把大汉分类学推而广之!

至于为什么不找刘彻这个说话更管用的皇帝,那当然是……正好这次来的是他太子叔。

只是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光江夏郡这点读书人恐怕不够用,霍善撺掇司马迁他们给在家闲着的亲朋好友写个信,请他们过来共同完成构建大汉分类学这一伟大目标。

言辞恳切点,福利许高点,争取一封信就把对方搞定!

两大一小认认真真开了个小会,正式把《江夏本草》暨大汉分类学研究项目敲定下来。

霍善这个挂名总裁把活儿全扔给苏武他们,自己背着小手踱步走了,嘴里还哼着快乐的小曲儿。

既然文斗的事已经交给苏武他们,武斗就只能由他这个太守来负责啦。

霍善呼朋唤友到处找草组织“武斗”去了。

有霍善这个太守领头,斗草之风很快在西陵城扩散开。

同时传开的还有“文斗”的消息,这是大伙都可以参与的。底下各县先在县内选出斗草魁首,由这位魁首汇总县内所有草本植物前来参赛。

端午前一天由各县魁首代表本县出战,这次斗草结果不仅决定了谁能拿到最丰厚的奖品,还决定了谁能够跟太子以及太守一起在最佳观赏位置上看端午竞渡!

那可是面见太子的机会啊!

一时间江夏郡各县都兴起了到处挖草的风潮,所有人都想争当本县魁首!

最好能争个本郡魁首。

就在这场斗草争霸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之际,太子刘据乘坐的船队抵达了江夏郡。

这还是刘据第一次出远门,心情很有些激荡。他在船上见到来迎接自己的小不点霍善,差点就想直接跳下船跟自家表侄会合。

还是碍于太子太傅石庆在侧,他才勉强维持着太子的威仪,装出成熟的小大人模样。

太子这次执意要出行,刘彻又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太子太傅石庆以及太子少傅任安都只能听命随行。

石庆年纪不小了,还得最喜欢的二儿子随行侍奉才能远行。在他心里,光是刘彻安排个小娃娃出任江夏太守这件事就很胡来了,更别提后来还有刘彻父子俩轮流巡幸江夏郡这种荒唐事!

石庆是真的担心自己在任上的时候太子会出什么事。

正是因为这份担心,石庆总感觉霍善这小子莫不是给太子他们下了什么蛊。要不刘彻父子俩怎地好好的长安城不待,一个两个都不远千里往江夏郡跑?

霍善不知道有人暗中不满自己蛊惑太子,他见了刘据十分高兴,跑过去就开开心心地喊了声“太子叔”。

刘据还没开口,石庆就忍不住开口批评了他一句,说他见了太子不好好行礼。

刘据挺尊敬石庆这位太子太傅,但更亲近自家小表侄,闻言立刻说道:“阿善和我之间不用讲究那么多。”他把霍善抱起来掂了掂,客观点评,“你在江夏郡吃得挺好。”

刘据到底才十来岁,抱不了霍善太久,很快把他放下了。

霍善一点都不藏着掖着,骄傲地把自己立夏上秤称出来的体重报给刘据听。

他到哪儿都吃得很好!

叔侄俩叙完旧,刘据便拉着霍善一起乘车前往西陵城。

一路上,刘据给霍善介绍了石庆等人。

听到石庆的儿子叫石德时,霍善愣了一下。他记性好,旁人给他讲过的事他都记得很清楚,比如这石德他就听说过。

这是怂恿他太子叔造反的人。当时他太子叔身陷巫蛊之祸,出任太子少傅的石德觉得太子虽然可能没事,自己这个当太子少傅的肯定需要负没教好太子的责任,所以劝太子不如直接反了算了。

没看到秦朝的扶苏乖乖束手就擒,结果当场就没命了吗?

直接反了说不准还有生路!

思路倒是挺好的,只是……扶苏身边有手握二十万大军的蒙恬,而刘据什么都没有啊!刘据唯一的兵是卫皇后从宫中调度出来的人手以及城中的囚犯……

这种毫无准备的造反,莽上去后明显也是死路一条。

本来大汉就算是废太子,一般也是不会死的。刘彻一辈子就那么几个儿子,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他就算想废太子也不至于把自家娃给杀了。

结果石德却劝刘据往死路上走,可见这人着实没什么本事。

其实他爹石庆这个太子太傅也不怎么样。他后来在刘彻手底下当了将近十年的丞相,居然在丞相位置上寿终正寝了……由此可见,他是一点建议都不提,安安心心地把自己当摆设,刘彻让他干嘛就干嘛(要知道但凡有自己想法的丞相大多都被噶了)。

刘彻显然对安分守己的吉祥物丞相颇为满意,据传有次出了大灾情,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涌入长安。面对这种重大灾祸,刘彻很体贴地让石庆在家休假,免得他为这种大事劳心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