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页)

三人边吃吃喝喝边天南海北地闲聊着,不知不觉已经是快到跨年的点,苏轼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喊苏过快快去准备,他们争取第一个点响爆竹。

霍善也在旁边催促:“快,快快!”

苏过没办法,只得负责去中庭点火。

没办法,他爹六十了,而霍善又还小,他不去点火谁去?

霍善倒是很想去,但他年纪实在太小了,谁都不放心他那小短腿。

随着跨年的点一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响彻了官舍内外,街上也是家家户户都在点爆竹。可见即使待在这偏远荒僻的孤岛之上,还是有许多人家遵循除夕旧习待在一起守岁。

霍善听苏过放了一轮还想再听,积极搬出剩下的爆竹让苏过再来一遍。

苏过道:“明早再放,现在大家都不放了,再继续放会扰着人睡觉的。”

霍善只能失望地把爆竹搬了回去。

看得苏过胆战心惊地上去接手,生怕这易燃易爆的玩意炸在霍善手上。

霍善正要去睡觉等天亮,就听他们暂住的官舍外有人急切地敲门,那急促的敲门声中还伴随着孩子惨烈的哭声。

三人对视一眼,忙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开了门才知道原来是有孩子被爆竹炸伤了,家中长辈想到苏轼和霍善曾搞过义诊,家中肯定有不少伤药和常用药,忙带着孩子过来求助。

霍善看了看孩子的情况,马上让家长把孩子带进以前昌化军使腾出来给他们当临时诊疗室的房间里头,替那孩子处理这麻烦的炸伤。

原来这孩子往年就爱偷拿爆竹往各种不该扔的地方扔,炸茅坑,炸土堆,反正想到哪儿就扔哪儿。今年他还别出心裁地想,既然爆竹叫爆竹,不如给竹子凿个洞,将爆竹放进去看看是会怎么样。

本来放个一两颗爆竹也不会炸得太厉害,结果他想玩个大的吓唬别人,往里头塞了一堆爆竹。

而后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玩意在他手上直接炸了。

家里人只听砰砰砰地几声炸响,转头便瞧见他坐在地上嗷嗷大哭,眼睛也有些睁不开了。

霍善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炸伤,他让别人先出去,只留下苏轼帮忙。

首先要处理的当然是进了异物的眼睛,这个最麻烦了,因为眼睛这地方着实太脆弱了,一不小心就得出大问题。

好在霍善有孙思邈他们当场外指导,又有随身手术室和药房做支援,倒是有惊无险地解决了眼睛的问题。

只是这两天怕是都得蒙起来等恢复了。

接下来是手上的伤,苏轼已经是个成熟的助手了,刚才趁着霍善解决眼睛异物的时候便给伤口做了简单的清创。

这手上的创口看起来更严重,肯定会留下比较大的疤痕。

好在应该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霍善看过以后就知道苏轼他们为什么不让他玩爆竹了,原来这玩意炸开以后杀伤力这么大。

见那小孩疼得眼泪直掉,苏轼决定顺便给两小子做做思想教育:“我在开封还听人说过,有人往茅坑里扔爆竹,结果不仅炸得自己一身粪,还废了自己一条手臂。”

那小孩明显抖了抖。

看来是个曾经往茅坑里扔爆竹的。

霍善麻溜给小孩处理完伤口,确定清创足够彻底以后才给对方上了药,将对方父母喊进来叮嘱了接下来几天的注意事项。

那对父母再三感谢,噙着眼泪抱着孩子走了。

霍善难得熬到这么晚,夜里基本是沾床就睡,不过到了早上他还是醒得很早。

醒来就是元日了。

在苏轼喊苏过去放爆竹给霍善热闹热闹的时候,霍善抱住他手臂表示放一点点意思意思就好,不用放太多了。

说话时他还关心地看向苏过的手,生怕苏过为了放爆竹没了根胳膊。

苏过知道他是记着昨晚那孩子被炸伤的事,心中一暖。他笑着说道:“小心一点没事的。”

霍善这才松开手让苏过去放。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晨曦中响起。

接下来就是挂桃符之类的传统活动。

虽然家里只有三个人,苏轼还是很有仪式感地准备了屠苏酒。

一般喝酒都是年长的先喝,而屠苏酒却是由年纪最小的先喝。

霍善作为在场之中最小的娃儿,光荣地获得了一小杯屠苏酒。

这小子对第一这种事毫无抵抗力,屁颠屁颠就捧着屠苏酒说起许多吉祥话,说完了才开始尝尝这酒到底是什么味道。

接着他很快发现屠苏酒并不好喝!

还有点药味。

霍善哼哼唧唧地放下酒杯。

苏轼哈哈笑道:“这本来就是药酒,喝它是希望能一整年都不生病的。”

霍善吸着鼻子嗅了嗅,嗅出了其中用的不过是大黄、肉桂、花椒、桔梗之类的寻常药材,根本不能让人全年无病。他和苏轼分辨道:“这个没办法管一整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