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页)

霍善可不止是给他们开工钱,还有一系列的福利,从孩子教育到老人医疗一应俱全,不少人都已经把妻儿给接了过来——若非朝廷不允许,他们真想直接在这里安家。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如果脱离了庄子这个大集体,店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开起来。

他们与其苦哈哈地去给别人赚钱,还不如勤勤恳恳地在庄子这边多学些本领,以后回老家说不准能自己经营一份产业。

傻子才会接受这些达官贵人的招揽!

霍善是中午的时候跟刘彻他们撞上的,瞧见阔别多日的刘彻,他渐渐接受这人有热闹就来凑的事实了。他老气横秋地上前向刘彻问好,一副“我已经习惯啦”的无奈表情。

刘彻瞧着觉得有趣极了,把人拎起来说道:“我们刚才可是在你这里花了不少钱,你怎么好像不想见到我?”

霍善瞧见自家爹和自家舅公都在,忍不住警惕地问道:“谁付的钱?”

刘彻:“……”

这小子怎么这么机灵?

既然人都来了,霍善也没纠结太久,领着他们到庄子里玩耍。

路上遇到正帮孙思邈搬药草回医馆那边的周山。

周山精神好多了,身上也长了些肉,不再是那瘦骨嶙峋的模样。

穷人家长大的孩子,身上有劲了,就觉得不能白吃饭,总想干点什么抵饭钱。

见了霍善,周山马上停下脚步向他问好。

霍善问道:“吃过了吗?”

周山道:“吃过了。”他很珍惜这种吃饱穿暖的日子,对霍善这位恩人也十分恭敬。

霍善和周山聊了几句,继续领刘彻他们往回走。

刘彻道:“这是你们医馆新收的学徒?”

霍善道:“是来医馆看病的病人。”

刘彻还记得前头见过的嬴政和苏轼,这会儿瞧见个平平无奇的周山,才终于觉得这医馆原来也不是个个病人都那么有能耐。

庄子这边每逢休沐日才开门迎客,平时的日子倒是不受影响,除了日常的劳作以外,庄子上会定期召开扫盲培训以及专业技术培训,庄户们将会按照自身情况选择性参加。

连带福寿里的不少村民也闻讯过来报名。

只要自己肯上进的,霍善一概不拒绝。只要网撒得足够广,总能培养出一批掌握新技术、新思维的可靠人才!

回头说不准能吸纳点人来当他们墨家弟子。

霍善可没忘记自己是特别厉害的墨家传人。

将来他们墨家人才济济,还愁刘彻以后不愿意招揽他们墨家弟子吗?

要知道老刘家搞察举制的时候可都是非常讲究实用的。

比如惠帝时期就诏令各郡国举荐“孝悌力田”人才,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或者耕地特别有一套的人。到了文帝便把地方上有“孝”“悌”“力田”这三类贤名的人才列为乡官常员,负责与三老一起管理乡里事务。

归根结底,只要让刘彻看到他们墨家人才有用,就不愁他们墨家弟子没有好出路。

等人才培养出来以后他们先争取临时开科,再争取成为常科!

霍善小小的心里,有大大的蓝图。

他师父和师弟都是不爱出头的人,光复墨家荣光这件事肯定得由他来办!

开创墨家美好未来,只能靠他了!

霍善感觉自己小肩膀上沉甸甸的,这必然是他作为墨家大弟子的责任!

又过了数日,周山终于要回去了。

霍善准备跟过去给周山捎一些系统仓库里的稻米当储备粮,要是他接下来能顺利找到愿意收留他的坞主,那就靠他自己自力更生了。

在那之前他们总不能叫自家医馆救回来的患者饿死。

周山没想到霍善竟要跟他跑一趟,自是感动至极:“多谢小恩公。”

霍善说道:“不用喊我恩公,我去出诊也是有奖励可拿的。”

周山并不多言,心里却清楚若是换成旁人得了霍善这样的奇遇,不一定会像霍善这样友好地对待每一个患者。

至少他觉得换成自己的话,他不一定还会认真学医、悉心救治那么多人。这样的“奇遇”拥有者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了,谁还乐意成为一个医者?

所以他这声“恩公”是该喊的,如果不是遇到霍善,他这种没什么价值的人恐怕有幸碰上这神秘医馆也活不下来。

霍善没那么多想法,他把周山送走以后看了看诊金结算页面,发现进入奖池的居然是【闻鸡起舞(一次性技能道具)】。

相传两晋时期祖逖和刘琨皆是闻名于世的世家名士,两人感情极好,年轻时经常同塌而眠。有次祖逖夜半三更半梦半醒间听到公鸡叫,一脚把刘琨给踢醒了,喊刘琨别睡了咱起床练剑去。

系统表示使用该一次性技能道具者,可以让当天同塌而眠的同伴在公鸡叫出第一声的时候立刻起床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