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页)

刘彻后来要打南越的时候朝野上下静悄悄,寻常黔首不吱声也就罢了,朝中几百个凭军功封侯的家伙竟也无一响应,没有人愿意去南边吃那种苦头。

去打匈奴也就骑马累了点,去了南方可能真的有去无回!

毕竟南方的瘴疠可不是谁都承受得了的。

这让刘彻非常生气,到了八月酎祭的时候就叫人严查诸侯们的贡金重量与成色,一口气捋掉了一百多个侯爵。

你们不是对军功不屑一顾吗?爵位也别要了!

卫登他们封的那个千户侯,也是在那会儿被刘彻顺手捋掉的。

这其实也不是刘彻首创的,读读《春秋》就知道了,齐国有次攻打楚国的原因是“你们楚国没及时进贡滤酒用的包茅导致天子不能好好祭祀”。

反正吧,看你不顺眼时连你贡品里缺根草都能拿来当收拾你的理由!

霍善听了李时珍分享的酎金夺爵真实事件,总感觉自己也在清算之列;再算了算李时珍提到过的平南越时间,发现也就三五年后的事。

原来朝阳县三五年后就不归他管了!

霍善忽然松了口气。

他本来就觉得要管这么多人怪难的,不用他管就更好啦(事实上本来就不归他管)。虽然很多事情他都只负责动动嘴,全部都由师父他们负责落实下去,可他也舍不得师父太累!

霍善大方地说道:“侯爵没了就没了,反正我要这个侯爵也没什么用,您收回去吧。”

霍小朋友充分展示了什么叫“无欲则刚”,头一回把刘彻给说得接不上话。

大汉的爵位居然这么不吃香了吗?!

刘彻没好气地道:“你进献有功我还削你爵,别人知道了该怎么说我?”

霍善道:“随他们说去就好了,反正他们又不会让您知晓他们说了啥!”

谁背后说人坏话会让本人知道呢!

刘彻:“……”

虽然我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但是你小子怎么能当着我的面说出来?

刘彻瞧了旁边的霍去病一眼,意思是“你到底怎么教儿子的”。

转念想到霍去病这个当爹的也没教几天儿子,刘彻也就不那么怪他了。

只不过刘彻这人最爱干的就是强人所难了,听霍善竟对爵位毫不留恋,他便哼笑着对霍善说道:“既然你没什么想要的,那我就赐你黄金二十四斤四两吧,你好好收着,以后你的酎金就拿这个交。你现在四岁,这够你个千户侯交到一百零一岁了。”

众人:“……”

从未听过这等有零有整的赐金!

唉,咱有许多话想说,偏又不敢说。

霍善没想到刘彻居然直接帮他把酎金准备到一百零一岁,那他岂不是得管朝阳县到一百零一岁!

愁人哟!

不过金子是好东西,霍善也就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二十四斤零四两黄金,可以赎司马迁的宫刑足足二十次!

司马迁:?????

谢谢你能在这种时候想起我嘞,朝阳侯。

霍善这位朝阳侯确实献上了不少好东西,刘彻赏他点金子并不过分,众人也没说什么扫兴的话,相携在庄子上随意地吃吃喝喝和到处遛弯。

既然新犁已经造出来了,刘彻也命人带了一批过来,让霍善这边的庄户先下地试试看好不好用,好用便直接留下了。

一行人吃饱以后就一同去看新犁下地。

桑弘羊和张汤都是比较了解民生的官员。

看了曲辕犁在地里的表现,桑弘羊评价道:“这新犁确实灵便许多,只是犁铧小了这么多,如果是耕作连片的土地反而得花更长时间。在平原耕作恐怕还是大犁合用,这小犁用在南方的山地丘陵之上更为相宜。”

霍善没想到桑弘羊只看了一会就看得这么准,马上和桑弘羊分享自己从苏轼那学来的曲辕犁小知识:“没错,东坡先生说这个犁又叫‘江东犁’,最适合用到江东去!”

刘彻说道:“无妨,以灌钢法做出来的大犁也比生铁大犁也轻一些。”他既有意经营南方,这曲辕犁将来自然也有大用,总不会一直在府库里吃灰的。

刘彻一行人在庄子上待了大半天,才终于心满意足地回长安去。

由于距离上次连吃带拿也没几天,所以刘彻这次倒是没从这边薅走什么,只是莫名觉得这个待着格外舒服。

每次来了都还想来!

相比于刘彻这位客人的想法,霍善这个小东道主就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他才不爱整天招待刘彻他们!

霍善趁着旁人不注意悄然给即将回长安的刘彻连扔两个【衡石量书】,争取让刘彻回去多多加班。

不要再来了!

李长生注意到霍善的小动作,送走刘彻一行人后把他抱了起来,问他刚才在干什么。

霍善顿时有些心虚,小眼神儿到处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