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3页)

这按哪都痛的怪病吓得他已经有两天晚上没睡好了,总疑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

霍善:?

霍善喝完最后一口牛乳饮子,洗净手给这人检查了一番,心里已经有数了。他问道:“你难道没感觉出来,痛的是你的指头吗?”

对方:“……”

对方傻愣愣地看向自己的食指。

他试着用左手去捏了捏那根按哪哪痛的罪魁祸首。

登时疼得他龇牙咧齿。

围观群众:?????

漫长的沉默过后,不知是谁先笑了出声,接着屋里屋外很快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如果是手脚骨折了,霍善可能还没把握能帮忙复位,毕竟他个头还太小了,做不到像华佗他们那样一上手咔咔两下就完成了骨折的手法复位。

这人只是伤了个指头,对霍善而言倒不是什么难事,他让对方把受伤的位置让出来,按照刚才摸出来的错位问题轻松自如地一推,那出现轻微错位的指头便顺利复位。

整个过程没给对方半点感觉到疼痛的机会。

霍善说道:“暂时不要用这个指头干重活,养上两天就好了。”

经过这半天的围观,不少人都对这位还在喝奶的小神医心服口服了,连在本里坐诊唯一一位的医家都过来观摩他给人诊治。

还趁着霍善休息的空挡上去攀谈。

霍善对于这种愿意学习的乡里同行,都会邀请他们闲暇时到医馆来进修。

只要他们愿意学,品行又过得去,天下第一医馆都会倾囊相授。

别说同行自己了,连其他人听了都十分动容。这种看家本领有多少人愿意传授给别人?

那些受了霍善赠药的人家更是悄悄回去准备谢礼。人家小神医来义诊是小神医好心,他们不能当做是理所当然。

霍善离开的时候,再次得了满车的蔬菜瓜果鸡蛋鸭蛋,有些家底丰厚的人还往车上栓了几只鸡鸭鹅。

霍善分不清都是谁往车上塞的,见车上也没什么超出诊费太多的东西,便也没有拒收,骑上他家霍小白挥别众人归家去。

易知这回终于抢到了牵驴的活,牵着霍小白沿着田埂往回走,只觉二月的春风也暖洋洋的。

这般过了四日,霍善终于等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休沐日。

医馆是没休沐日这种说法的,这几天陆续有他义诊过的患者过来复诊抓药。

倒不是霍善不给他们一次性送足药,而是有些患者是要根据用药后的情况调整药方的,有些患者有需要服上十几二十剂药才能根治。

他出门义诊又不能带上那么多药材,只能让他们回头自己去抓药了。

比起去外面抓药,这些人还是对霍善的医馆更放心,所以纷纷找过来复诊。

医馆目前都还没正式对外营业,竟已经慢慢热闹起来了。

苏轼这个“住院部”患者也察觉了医馆的变化。

看来好的医家从来不怕医馆位置偏僻,看看东汉末年那位董奉隐居山中,给人治病从不收钱,救活了就让人家给他栽杏树,硬是给种出一片数以十万计的杏林来。

苏轼在心里感慨了一番,溜达去找霍善说起杏林的典故,建议霍善也学学人家让患者种树的做法。

霍善听后意动不已,兴致勃勃地说道:“全种杏子根本吃不完,不如什么果树都给种上,到时候一年四季都不缺果子吃!”

苏轼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对霍善的想法予以十二分肯定。

两人兴致盎然地边商量边去看李长生他们把烤小猪要用的家伙准备好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