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始皇帝亲取名,赵泗失宠。(第2/3页)

赵泗一想,恍然大笑,自己居然疏忽了这一点。

主要还是两世为人但都没有孩子,下意识就跟着现代的节奏想去了。

现代孩子刚出生就得取名字,那是因为得上户口。

可是在古代,通常情况下小孩子不会那么早就命名。

一是因为古代成年使傅籍。

也就是说到了能够服役的年龄才会给办身份证,否则都只是单独计算在户口之内,有的甚至不计算。

二则是因为在古代,出生仅仅是个开始,但距离活到成年依旧少不了三灾六祸。

看看历史就知道,哪怕是帝王之家,皇子皇女幼年夭折也大多都比比皆是,更何况普通家庭?

古代,一个婴儿能够顺利长大成人,幸运值起步都得是五。

因为傅籍原因外加上生存率低的感人等因素,因此通常来说哪怕是大户人家,也不存在刚刚出生就给孩子起大名的。

起大名,倾注的情感和意义太过非同一般。

而倾注了那么多东西最后无可避免得面临生离死别是更难让人接受的。

因为中原朴素且传统的情感观念,因此也就有了起小名的习俗。

大户人家起小名通常有美好的意义。

大多是关乎于强壮,活泼,健康等东西。

而普通老百姓起的多是贱名。

什么二牛,大狗,石蛋。

乱七八糟应有尽有,但其实说贱名并不恰当。

如果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这些贱名通常也关联着好养,好活的美好寓意,只不过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文化,只能用随处可见却又坚韧无比的东西去命名,最后也就成了所谓的贱名。

“那小名呢?大父给起个小名。”赵泗笑着开口。

“你这当爹的不会一个都没准备,连这种事情都还要我朕这一把年纪的老人替你操心吧?”始皇帝哼了一声。

“那不能……”赵泗打趣了一声却见始皇帝已经陷入了沉思。

“小名嘛,便先唤稚奴吧……”

稚,野鸡,活力绚烂的象征。

奴,算是爱称也算是贱称。

只是……

“嗯?这不是李二他儿子的小名嘛?”赵泗心里暗暗想到。

不过仔细一想,历史上象征美好寓意的东西就那么多,这是小名又不是名字,重新率自然高的可怕。

放到乡下,喊声二狗不知道能够跟过来多少个鼻涕娃呢。

野鸡……野鸡……好吧野鸡就野鸡吧,反正是儿子又不是自己。

人汉武帝以前还叫野猪呢……

“至于大名嘛,你这当父亲的就得上上心了。”始皇帝拍了拍赵泗的肩膀。

“总不能事事都需我这个大父操心。”

“这话说的,这不正需要靠着大父的经验摸索嘛。”赵泗听懂了始皇帝的弦外之意打了个哈哈想糊弄过去。

“大父老了,现在只想逗弄逗弄重孙子,颐养天年……”

“您重孙子才刚刚出生呢!”赵泗强调了一下。

始皇帝无奈的看了一眼赵泗。

这小子某些时候确实和自己心意相通。

“行了,你那《五年计划》写的如何了?准备甚么时候实施?”始皇帝开口问道。

“已经大致妥当了,再精细也精细不到哪里去,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开手脚先干起来,从实践里去找问题,至于实施……眼下已至秋收,孙儿的意思是趁丰收之际……”赵泗开口说道。

大基建,不可避免还是要牺牲一部分人民幸福的。

毕竟基建不是用嘴,用的是人工。

这个时代有一定的国家荣誉感,但是不多,指望大秦人民自发踊跃参加是不可能的……所以征徭役是肯定的。

赵泗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减少异地征发徭役的情况,如果离家太远尽力多给一些补贴,尽全力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白嫖就白嫖吧,这个时代避免不了白嫖。

不怎么开工钱的情况下,尽量保证让役夫们能多吃两口饭,不至于饿死,工作的时间和强度也人性化一点,别因为一个徭役而家破人亡。

没办法,毕竟不是乱世……

真要是乱世,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只要一句话,管饭,大把大把的人来当徭役,就算一天两个窝窝头都得跪在地上感恩戴德呢。

以工代赈嘛……

所以赵泗打算趁着丰收的季节到来,人民幸福度有一定提高的情况下提这件事情,毕竟去年刚刚天下板荡。

“嗯……丰收了是好事,去年动荡,今年才算休养生息,眼见粮食入库,心就跟着落在肚子里了,征发徭役也会更顺利一些,稚奴也出生了,生而神灵,天生富贵,刚好趁着这个时候,朕打算再颁布一旨大赦天下的诏书。”始皇帝开口说道。

赵泗点了点头对于颁布大赦天下诏书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