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三个月,《科学与自然》(第2/3页)

买了就要看,视为歪理邪说也好,视为旁门左道也罢,只要知道的人够多,认识的人够多,就能够轻易聚拢一批拥趸,拥趸多了,就不会再那么被轻易摧毁了。

嗯……经典的流量打法,只要流量够,脑残粉就不会缺。

再次好耶!

虽然算不上著书立说,只是做一篇十万字的趣味实验科普小读物,可这是要刊印出来面相天下的。

背靠的还是太孙赵泗这个大推手!

以赵泗的能量,哪怕是推一本下三滥的书都能有数不清的人买单,他可是太孙,代表的是大秦啊!

一个国家继承人为一本书站台。

哪怕,只是科普小读物,但对于这群科研大佬来说,也是令人心神激荡的事情。

“敢问殿下,此书……如何命名?”有人小心翼翼心神紧张的开口问道。

“嗯……就叫科学于自然吧……”

赵泗想了一下,露出了一抹带着怀念的笑容。

“科学?于自然?”有人小声复述。

“妙啊!”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尽显本质,淳朴自现……”

是啊,科学本来就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和什么高深的思想。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是通过不断实验和验证来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本质,是尝试通过理性方法解释和理解物质世界的人类活动。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不是科学……

“嗯……所以有时候也错怪那些网文作者了不是?”赵泗挠了挠头。

穿越者凭什么不能讲科学?就算有三清上帝同时存在,也不妨碍讲科学才对。

赵泗决定将这段话加在《科学于自然》的开头。

“好了好了,不用拍马屁了……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深的文章,是面相普罗大众看的东西,自然要通俗易懂,你们编撰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越易于理解越好。”

毕竟,一入科研深似海……

高深的学问?后面多的是呢。

“另外,火药的研发如何了?”赵泗复又开口问道。

“火药的话……爆炸威力尚可吧,已经可以初步用于军中,至于殿下提出的火炮火枪,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拙开口回答道。

目前的火药威力怎么说呢?大概具备了宋朝的火药威力?

可以用作军中,但是指望大杀四方那肯定不可能。

指望达到元明清时期火药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不过无妨,其实这玩意原理也简单,只要经费给的够,早晚搓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大规模列装了,继续研究。”赵泗开口说道。

目前火药的威力大概可以类比宋朝,有点作用,但是不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规模列装组建生产线没必要……

还是先等匠作局把科技树一步点到位再组建生产线更好。

反正最近又不用打仗,大秦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短期之内应该是没有不长眼的触大秦的眉头,倒不必着急。

“功劳暂且记下,待到火炮火枪制成,不失封侯之位!”赵泗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

嗯……倒也不算画饼。

搓出来火枪和火炮的科技树,封侯真没啥问题。

反正又不去朝堂做官,仅仅是给金银财物土地以及一个爵位,赵泗还是能够做主的。

再再次好耶!

这个饼又大又圆,匠作局全体成员被一波接着一波的惊喜冲击到几乎晕厥……

“不过接下来你们也有的忙,我会奏请大父组建铁器的生产线,届时免不了你们作为指导忙活大秦的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了。”赵泗笑着勉励了他们一下。

这可是个大事,从开采到冶炼到设备,全天下的产业都要更新换代。

“嗯……这样一来,大秦的五年计划又要多加一条了!”

钢铁大生产!

“大父,铁器冶炼已经初见成效,目前铁器已经完全具备了取代青铜器的性能,这是从匠作局带回来的文书,大父可要看一下?”赵泗开口问道。

始皇帝接过文书,看了一会觉得有些枯燥,因此直接略过过程去看性能对比以及成本对比。

大概了解了一下状况以后开口说道:“铁器替代青铜器,也可以写进你的五年计划之中嘛。”

“英雄所见略同……”赵泗笑了一下。

“另外就是封赏方面,我当初承诺过,不管是火药还是钢铁冶炼,只要做出突破性进展,就要让匠作局从航贸军府独立开来……”

“嗯……日后财务一应所需,直接从国库支取,你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再经过三公。”始皇帝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