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嫡庶之辩,太子太孙二储共立。(第4/4页)

李斯正是因为看清楚礼法背后的真相才选择了法家,但如果要用礼法那一套来和人辩论,李斯同样能够辩论个三天三夜。

毕竟历史上那么多例子在那摆着呢,楚王室又不是没动荡过,在那装鸡毛大蒜呢。

庄方被李斯辩的哑口无言,还想要开口,一直不发一言的王翦却脸上带着笑容开口。

“李相所言有理,恍有拨开云雾之效!”

紧接着冯去疾也立刻表态,尔后群臣各自表态。

庄方却被抛开无视,群臣继续劝言立储。

三公,九卿!

朝堂百官!

何为大势所趋?

何为,自有定数?

始皇帝再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劝说以后,终究不再“固执”,选择接受群臣的建议。

“既然如此,便照诸公卿之言,封长公子扶苏为太子,嬴泗为太孙,为国立储,约为公卿,不可更易……”

尔后就是一长串的发言……

很明显,是提前有准备的。

甚至连职责划分都弄明白了。

长公子扶苏观政,细务先奏于太子再呈于皇宫。

太孙留宫习政,奉太尉王翦,右相李斯为师,悉听朝政处决,军务财事,悉决于上。

群臣似乎并不意外。

提前准备好的,才召开大朝会嘛。

名为商讨议论,实为通知。

反正文武百官早就习惯了始皇帝的如此做派。